導體修整與清潔:采用銅 / 鋁**銼刀或砂紙(800-1200 目)對導體端面進行修整,去除氧化層、毛刺及油污。對于多股絞合導體,需先將散股部分梳理整齊,再用**夾具固定,確保導體端面平整且與電纜軸線垂直(端面垂直度偏差需≤0.5°,可通過直角尺校驗)。修整后用無水乙醇(純度≥99.5%)擦拭導體表面,去除殘留雜質,避免氧化層影響金屬融合。導體對齊與固定:根據導體材質(銅、鋁、銅鋁過渡)選擇適配的定位夾具,將兩根待熔接電纜的導體固定在同一軸線上,確保導體中心偏差≤0.1mm(偏差過大會導致熔接時電流分布不均,出現局部過熱或未熔合)。若為不同截面的電纜熔接(如 250mm 與 400mm),需通過過渡模具或補芯調整,保證導體受力與電流傳導均勻。高壓電纜熔接,守護電力傳輸 “生命線”!通過專業熔接構建穩固的電纜連接,保障電網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福建10KV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全國培訓
4.3.2 局部放電測試檢測工具:局部放電檢測儀(靈敏度≤1pC)。檢測方法:采用 “工頻耐壓法”,將電纜接頭兩端施加 1.73 倍額定電壓(如 10kV 電纜施加 17.3kV),持續時間 10 分鐘,檢測接頭處的局部放電量。標準要求:局部放電量≤10pC;若放電量超標,說明絕緣層存在氣隙或雜質,需拆解接頭重新處理。4.3.3 工頻耐壓試驗檢測工具:工頻耐壓試驗裝置(輸出電壓 0-100kV)。檢測方法:將電纜接頭兩端施加 2.5 倍額定電壓(如 10kV 電纜施加 25kV),持續時間 1 分鐘,觀察是否出現擊穿、閃絡現象。標準要求:試驗過程中無擊穿、閃絡,且試驗后絕緣電阻值無明顯下降(下降幅度≤10%);若出現擊穿,需定位故障點(如用紅外測溫儀檢測發熱點),返工后重新試驗。北京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工廠直銷適用于大截面高壓電纜,熔接效果好。
模具與耗材檢查:熔接模具需匹配電纜導體截面(如 120mm、240mm、630mm),使用前檢查模具內表面是否有劃痕、油污或金屬殘留,若有需用**清潔劑擦拭并打磨;同時檢查模具閉合度,確保閉合后縫隙≤0.05mm(縫隙過大會導致熔接時金屬溢出,形成 “飛邊” 影響導電性能)。耗材方面,銅導體熔接需選用**助熔劑(如硼砂類助熔劑,去除熔接過程中的氧化層),鋁導體熔接需選用防氧化膏,且耗材需在保質期內使用,避免失效影響熔接質量。
5.1.1停電作業“四步驟”高壓電纜熔接必須在停電狀態下進行,嚴格執行以下步驟:停電:斷開電纜兩端的斷路器、隔離開關,拉開接地開關(若有),并在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示牌。驗電:使用與電纜電壓等級匹配的驗電器(如10kV驗電器),在電纜兩端的驗電點驗電,確認無電壓(驗電器無發光、發聲信號)。接地:在電纜兩端分別掛設接地線,接地線需先接接地極,后接電纜導體(拆除時相反);接地線需緊固,接觸良好,無松動。掛牌:在作業點周圍設置硬質隔離欄,懸掛“高壓作業,禁止入內”警示標志,安排專人監護(監護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高壓電纜熔接注重工藝精度,讓接口媲美原電纜性能,助力電力系統可靠供電。
根據高壓電纜導體材質(銅、鋁)及電壓等級(10kV、35kV、110kV、220kV),主流熔接工藝分為電阻熔接、高頻感應熔接、液壓熔接三類,不同工藝的原理與操作要點存在差異,但**目標均是通過 “熱量 + 壓力” 使導體界面金屬達到熔融狀態,形成連續的導電通路。1. 電阻熔接:中低壓電纜銅導體主流工藝電阻熔接(又稱 “閃光對焊”)利用電流通過導體接觸面時產生的電阻熱,使導體局部熔化,再施加頂鍛壓力實現融合,適用于 10kV-35kV 銅導體電纜(截面 120mm-630mm),**操作步驟如下:熔接速度快,縮短高壓電纜施工工期。北京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工廠直銷
高溫穩定性強,確保熔接過程不中斷。福建10KV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全國培訓
六、檢測結果判定與處理合格判定:所有檢測項目(外觀、電氣、機械、環境)均符合上述標準要求,且檢測數據記錄完整、準確,判定為“合格”,方可投入運行。不合格處理:若單一項目不合格(如局部放電超標、密封滲漏),需分析原因(如絕緣層有氣泡、密封膠未填滿),拆解接頭后重新熔接,再次檢測直至合格;若關鍵項目(如交流耐壓擊穿、拉伸試驗接頭斷裂)不合格,需報廢該接頭,更換新的接頭材料重新熔接,避免不合格接頭投入運行導致安全事故。綜上,高壓電纜熔接質量檢測需“全維度覆蓋、嚴標準執行”,通過外觀、電氣、機械、環境四類檢測,確保接頭長期穩定運行,為電力系統安全可靠供電提供保障。編輯分享福建10KV高壓電纜熔接頭可全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