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機交互設計方面,柯尼卡美能達CM-36DG配備了5.7英寸高分辨率彩色觸摸屏,操作界面直觀清晰,用戶無需復雜培訓即可快速上手。菜單系統采用圖形化設計,支持多語言切換,包括中文、英文、日文等,方便全球用戶使用。儀器內置智能引導功能,能夠提示用戶完成校準、測量、數據管理等操作步驟,有效降低誤操作風險。測量過程中,屏幕可實時顯示光譜曲線、色彩數值及與標準色的對比結果,幫助用戶快速判斷顏色偏差。CM-36DG還支持用戶自定義測量流程,例如設定多點平均測量、自動保存測量數據、設置報警閾值等,極大提升了檢測效率。設備支持USB、藍牙和以太網等多種數據傳輸方式,可無縫對接PC、移動終端或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系統,實現測量數據的集中管理與分析,為數字化質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檢測手機外殼噴涂或注塑顏色,確保多部件顏色匹配。上海輕便分光測色儀
重點技術創新聚焦四個領域:光路設計方面,從傳統d/8球體(CM-3700aplus)到多角度對稱結構(CM-M6)再到非接觸積分球(CF-300),不斷突破幾何光學限制。光源系統歷經脈沖氙燈(CM-3700aplus)到高CRI白光LED(CM-M6/CF-300)的升級,壽命與穩定性明顯提升。傳感器技術則從38組二極管陣列(CM-3700aplus)發展到雙排40顆(CM-M6/CF-300),數據采集密度倍增。未來趨勢已初見端倪:CM-26dG的色彩+光澤二合一測量預示著多模態檢測方向;CF-300的在線全檢模式則表示智能制造對實時質量監控的高追求。柯尼卡美能達正通過這些系統性創新,持續鞏固其在分光測色領域的技術領導地位。江蘇色彩分光測色儀每次使用前用標準白板和黑阱進行校準,確保光學系統基準準確。
器間差(儀器間一致性)是產線多設備協同的關鍵指標。CM-3700aplus在此設定了行業高度:基于BCRASeriesII12色板的平均ΔE*ab只0.08,較大偏差≤0.3。新一代便攜系列CM-26dG/CM-26d更進一步,將平均器間差壓縮至ΔE*ab0.12以內,較前代提升40%。在線系統CF-300則達到ΔE*ab0.15(MAV/SCI接觸式)。這種跨儀器的高一致性對全球化供應鏈管理至關重要——汽車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使用不同設備仍能獲得可信賴的色差數據,使他們生產不會出現偏差。
CM-17D是柯尼卡美能達推出的新一代立式便攜分光光度計,重量只660–700g,專為單手操作優化。其垂直握持設計明顯提升了對曲面和小型樣品(如汽車內飾按鍵、手機鏡頭環)的測量穩定性,解決了傳統水平儀器難以貼合異形表面的痛點。機身配備三腳架雙螺絲孔,支持與機械臂或協作機器人集成,消除旋轉風險,適配自動化產線高速檢測需求。此設計在比亞迪汽車生產線中實現曲率半徑≥5mm的焊縫區域測量成功率99.7%,較前代CM-700d效率提升30%。測洗前洗后色差,結合灰卡評級,評估布料耐洗、耐光色牢度。
CM-5在自動化與智能化方面也不斷升級。其支持條形碼掃描器連接,用戶可通過掃描樣品標簽自動識別批次信息,避免手動輸入錯誤。設備還可與自動化樣品傳送系統集成,實現無人值守的批量測量,適用于高通量檢測場景。CM-5具備數據導出與報警功能,當測量結果超出設定公差時,可自動觸發聲音、燈光或郵件通知,便于及時干預。儀器支持多語言報表輸出,滿足跨國企業多區域運營的需求。其模塊化設計允許用戶根據實際需求選配透射、粉末、液體等測量附件,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檢測任務。CM-5不只是一臺測色儀,更是一個集數據采集、分析、管理于一體的智能色彩管理平臺,助力企業實現從經驗判斷到數據驅動的轉型升級。測顯示屏白場、灰階顏色,輔助校準sRGB、DCI-P3色域。江蘇干涉分光測色儀總代
支持CIE Lab、LCH、XYZ、Yxy、Munsell等多種顏色空間。上海輕便分光測色儀
柯尼卡美能達分光測色儀的產品線設計深度契合不同行業的特殊化需求,形成針對性解決方案。在汽車制造領域,多角度CM-M6成為外飾涂裝檢測的黃金標準——其六視角設計精確量化金屬漆的隨角異色特性;鏡面對稱光路支持R300曲面測量,完美適應保險杠、后視鏡等復雜部件;橡膠護圈設計則避免測量時劃傷高價值漆面。而CM-26dG系列憑借色彩/光澤同步測量能力,在內飾件檢測中效率突出:單次操作即可獲取皮革座椅的色彩ΔE值與表面光澤度,且φ3mm小口徑可精確測量方向盤縫線等細節。對研發實驗室,CM-3700aplus則提供認證級數據,其超越ASTM、CIE標準的精度特性,使之成為配色研發和質量仲裁的工具。上海輕便分光測色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