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潮汕百工館”匯聚了二十多位非遺傳承人,展示潮繡、木雕、抽紗等傳統技藝。游客不僅能觀看現場制作,還能參與“一日匠人”體驗:在潮繡大師指導下繡一朵潮汕特色的水仙花,或在木雕師傅幫助下雕刻一個迷你騎樓模型。小公園的廣場上,出現了移動的“潮汕美食列車”。由老式電車改造而成的餐車,載著潮汕各地的特色小吃穿梭街區。車頭是潮汕牛肉丸制作展示區,車廂內供應普寧豆干、達濠魚丸等美食,車尾還設置了甜品吧臺,提供鴨母捻、姜薯湯等傳統甜湯。騎樓的櫥窗里,陳列著用潮汕傳統工藝制作的微型騎樓模型。這些模型采用金漆木雕、嵌瓷等工藝,將小公園的每一處細節都精細復刻。 精巧的模型甚至能看到騎樓窗欞上的鐵藝花紋,堪稱可收藏的“掌上僑鄉”。走進小公園,開啟一段歷史文化之旅。情侶汕頭小公園古城客棧體驗
小公園的老騎樓里,有一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老理發店。這些理發店依然保留著老式的理發椅、手動推子等工具,老師傅們用嫻熟的技藝為顧客理發、修面。走進店里,仿佛時光倒流,墻上斑駁的鏡子、陳舊的海報,都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對于許多老汕頭人來說,這里不僅是理發的地方,更是承載著他們青春記憶的場所。小公園的街道上,經常能看到挑著扁擔叫賣的小販。他們有的賣著香脆的潮汕朥餅,有的吆喝著新鮮的潮汕魚丸,還有的推著小車售賣冰涼清甜的石花膏。這些流動的商販,帶著濃濃的市井氣息,為小公園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生活韻味。游客們被他們的吆喝聲吸引,紛紛購買品嘗,在舌尖上感受 地道的潮汕風味。廣東老年人汕頭小公園之小眾景點漫步小公園,仿佛穿越回舊時繁華汕頭。
小公園周邊有一些學校,這些學校注重對學生進行潮汕文化的教育。學校會組織學生參觀小公園,讓他們親身感受家鄉的歷史文化底蘊。學生們在參觀過程中,不僅能了解到小公園的建筑特色、歷史故事,還能學習到潮汕的傳統技藝、民俗文化等。這種實地教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傳承和弘揚潮汕文化。小公園的商業氛圍十分濃厚,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商店。除了傳統的潮汕手工藝品店、美食店,還有一些時尚的服裝店、飾品店等。不同類型的商店滿足了不同顧客的需求,使得小公園成為了一個購物的好去處。在購物的過程中,你還能感受到小公園獨特的商業文化,體驗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魅力。
汕頭小公園,這片位于金平區的老城區,宛如一本厚重的史書,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那時韓江的泥沙堆積,逐漸形成了如今小公園所在的這片土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里從一片沙洲,逐漸發展成為老汕頭的市中心。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以中山紀念亭為 的環形放射狀路網格局商業區規劃建成,獨特的布局在當時世界少有、國內 。街區條條街道通碼頭,見證了汕頭開埠以來港口的繁忙景象,也讓小公園成為了商業繁榮的象征。小公園的騎樓陽臺,曾是眺望繁華的地方。
小公園的建筑上,有著許多精美的鐵藝裝飾。這些鐵藝欄桿、窗欞、門飾等,造型各異,有的是優雅的藤蔓花紋,有的是生動的花鳥圖案,還有的是簡約的幾何形狀。鐵藝工藝與騎樓的磚石結構相得益彰,既具有實用的防護功能,又展現出獨特的藝術美感,體現了潮汕工匠在建筑裝飾上的巧思與精湛技藝。小公園的周邊,有一些傳統的潮汕祠堂。這些祠堂建筑宏偉,雕梁畫棟,是潮汕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每逢重要節日或家族慶典,祠堂里便會舉行祭祀儀式,家族成員齊聚一堂,緬懷祖先,傳承家族文化。祠堂內精美的木雕、石雕、嵌瓷等裝飾,展示了潮汕傳統建筑工藝的高超水平,也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了解潮汕的宗族文化和歷史。汕頭小公園內,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融。廣東冬天汕頭小公園之美食街區
登上百貨大樓,俯瞰小公園的全貌風光。情侶汕頭小公園古城客棧體驗
近年來,汕頭對小公園開埠區進行了保育活化,以 “微更新”“微改造” 和 “繡花” 功夫,讓這片老城區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2016 年 8 月,小公園保育活化試點修繕工程啟動,同年 10 月,小公園中山紀念亭按 早的原始尺寸啟動重建。重建后的中山紀念亭采用從緬甸運來的有著 “千年不腐” 之名的柚木作為內部木結構材料,且采用榫卯結構修建,整個亭子無須使用一顆釘子。2017 年,重建后的中山紀念亭正式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成為了小公園的熱門景點之一。情侶汕頭小公園古城客棧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