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交易涉及買賣雙方,跨經營區電力交易相比同一經營區內的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更加復雜:涉及多家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主體的需求不同、各省份的負荷特性不同、各發電企業的發電能力不同,各經營區的市場交易組織流程也不同。交易員需要把眾多需求的“點”,串成交易的“線”。跨經營區電力交易的操作復雜度呈“幾何倍”增長——不僅要兼容不同省份市場設計和實際情況,也要統一計量、結算、信息平臺等技術標準。從事電力交易工作多年的湯洪海有明顯的感受:這次跨經營區電力交易的組織速度更快了。這種快,一方面源自市場規則的逐步統一,另一方面則源于前期多次跨經營區試點交易的經驗積累。虛擬電廠的出現為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撐。中山市售電交易流程
相比傳統電廠,虛擬電廠的建設減少了投資成本。例如,煤電機組經靈活性改造投資成本約600-700元/千瓦,而虛擬電廠的投資成本約200-400元/千瓦。通過高效調用用戶側資源的響應潛力,有效優化了調節成本,通常比投資新建昂貴的調峰電源或調用運行成本高昂的傳統機組進行調節更具經濟效益。虛擬電廠可以作為的市場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促進電力市場的多元化和競爭性,推動電力行業的發展。通過優化分布式資源的運行,可以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減少輸電損耗,降低電力供應成本。 珠三角大用戶售電服務虛擬電廠通過技術創新,降低了能源生產和供應的成本。
在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虛擬電廠扮演著強大助推器的角色。一方面,它極大地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虛擬電廠通過儲能系統存儲過剩電能,在新能源發電不足時釋放,保障電力持續穩定供應,提升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另一方面,虛擬電廠優化了電力資源配置,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根據市場價格信號和電網需求,靈活調節電力輸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虛擬電廠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吸引眾多企業進入虛擬電廠產業鏈,推動了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助力能源轉型,為實現 “30/60 雙碳” 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
政策支持為虛擬電廠發展保駕護航。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虛擬電廠可按主體身份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還鼓勵其開展業務創新。廣東、廣西、云南等多地也出臺相關政策,完善市場機制。如廣東省能源局等印發方案,允許滿足條件的虛擬電廠運營商及聚合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拓寬了虛擬電廠的發展空間與收益渠道。在政策利好下,虛擬電廠迎來快速發展契機,企業參與其中,能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在新興領域搶占發展先機。虛擬電廠與傳統電網相結合,構建智能電力系統,提升能源管理的水平。
創新推出 “電力市場化交易 + 虛擬電廠” 組合服務,為東莞某紡織企業定制的方案中,通過直購電鎖定 80% 基礎電量,剩余 20% 電量通過虛擬電廠參與現貨市場套利。2024 年第二季度,該模式使企業綜合電價降至 0.52 元 / 千瓦時,較單一直購電節省成本 12%,同時通過虛擬電廠輔助服務獲得額外收益 38 萬元。我們的智能平臺自動計算電量分配比例優化,在電力供需緊張時動態調整策略,確保用戶收益。針對已安裝儲能設備的工商業用戶,廣深售電虛擬電廠提供 “托管式” 運營服務。深圳某物流園的 10MWh 儲能系統接入虛擬電廠后,通過 AI 調度算法優化充放電策略,不僅實現峰谷價差套利,還參與電網調頻服務,綜合收益較自主運營提升 40%。2024 年 6 月的極端高溫天氣中,該儲能系統通過虛擬電廠調度,在保障園區供電的同時,獲得調頻收益 27 萬元。我們的運維團隊提供 7×24 小時設備監控,確保儲能系統高效安全運行。虛擬電廠的運營模式為能源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商業機會。中山市大用戶售電報價
虛擬電廠的出力與能源需求實現實時匹配,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中山市售電交易流程
對于企業而言,參與虛擬電廠項目有著諸多優勢。從成本角度看,企業可借助虛擬電廠平臺,在用電低谷時段以低價購入電量儲存,高峰時段使用儲存電力,降低峰谷價差成本。如某企業接入虛擬電廠后,通過 “削峰填谷” 實現經濟收益約 270 萬元。從收益方面講,企業的可調節負荷資源參與虛擬電廠的電力市場交易或需求響應,能獲取額外收入。并且,參與虛擬電廠有助于企業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借助平臺的監測與分析功能,優化自身用電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增強綜合競爭力。中山市售電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