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而言,參與虛擬電廠項目有著諸多優勢。從成本角度看,企業可借助虛擬電廠平臺,在用電低谷時段以低價購入電量儲存,高峰時段使用儲存電力,降低峰谷價差成本。如某企業接入虛擬電廠后,通過 “削峰填谷” 實現經濟收益約 270 萬元。從收益方面講,企業的可調節負荷資源參與虛擬電廠的電力市場交易或需求響應,能獲取額外收入。并且,參與虛擬電廠有助于企業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借助平臺的監測與分析功能,優化自身用電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增強綜合競爭力。虛擬電廠通過智能控制和調度,提高了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珠三角大用戶售電交易流程
什么是電力現貨市場?電力現貨市場就像是一個“菜市場”,但賣的不是菜,而是電。發電企業(比如煤電廠、風電站)把電拿到市場上賣,用電側(比如售電公司、工廠)來買電。雙方根據供需情況實時討價還價,確定電的價格。比如,當用電需求高時(比如夏天開空調多),電價可能上漲;需求低時(比如半夜),電價可能下降。市場管理情況日報一部分的“市場管理情況”可以理解為“當天有哪些人參與了交易”。比如:●售電公司(350家):類似“中間商”,從發電廠買電再賣給用戶?!翊笥脩簦?家):用電量很大的工廠或企業,可以直接買電?!癜l電企業(156家):生產電力的公司,比如煤電廠、核電站、風電場等。●發電機組(328臺):具體發電的設備,比如130臺煤電機組、117臺燃氣機組等。這些數據說明市場參與者很多,電力供應來源多樣(煤、氣、核能、新能源等),保障了供電穩定。珠三角常規售電交易流程虛擬電廠的建設促進了清潔能源發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依托服務廣東、貴州、江西等地的網絡優勢,廣深售電虛擬電廠實現跨區域資源調度,優化能源配置。在廣東用電高峰時,平臺可調用貴州水電儲能資源補充電力;江西光伏大發時,多余電量通過虛擬電廠輸送至廣東工業用戶,實現 “西電東送” 的靈活補充。某跨省經營的制造企業通過該模式,三地工廠綜合電價降低 0.06 元 / 度,年節省電費超 100 萬元。廣深售電打通區域壁壘,讓虛擬電廠成為連接多地能源市場的橋梁。作為入圍《信用中國》欄目的企業,廣深售電虛擬電廠以合規經營與誠信服務贏得用戶信賴。平臺嚴格遵守電力交易規則,杜絕虛假申報與價格操縱,近十年無交易糾紛;對用戶公開交易數據與收益明細,確保 “明明白白賺錢”。某外企在對比多家虛擬電廠方案后,選擇廣深售電,正是看中其信用資質與透明服務。選擇廣深售電虛擬電廠,不只是選擇收益方案,更是選擇 “放心可靠” 的長期伙伴。
虛擬電廠正從區域試點邁向跨區域協同,廣深售電依托服務廣東、貴州、江西等地的網絡優勢,探索跨省資源調度模式。在負荷高峰時段,廣東的虛擬電廠可調用貴州的水電儲能資源補充電力;而江西的光伏余量則通過平臺輸送至廣東工業用戶,實現 “西電東送” 的靈活補充。這種跨區域協同打破了省間電力壁壘,讓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同時,統一的數字平臺確保了跨省交易的透明高效,通過標準化接口實現數據互通與結算自動化,為全國性虛擬電廠網絡的構建積累了 “廣深經驗”。虛擬電廠能夠靈活應對電網負荷波動,有效提高供電質量。
虛擬電廠與傳統電力系統并非相互替代,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廣深售電深諳此道。虛擬電廠可以作為傳統電力系統的有效補充,在用電高峰時緩解電網壓力,在用電低谷時消納多余電力。通過與傳統電廠、電網的協同運行,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例如,虛擬電廠可根據電網調度指令,靈活調整自身發電與用電狀態,協助電網維持電壓、頻率穩定,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這種協同模式有助于提升整個電力系統的韌性與靈活性,適應未來能源發展的多樣化需求。虛擬電廠通過預測能源需求,可靈活調整產生電力的方式和功率輸出。東莞市工業售電價格
虛擬電廠通過電力市場的合理運作,促進了能源資源的合理配置。珠三角大用戶售電交易流程
虛擬電廠以 “30/60 雙碳” 目標為導向,通過優先消納清潔能源助力低碳轉型。廣深售電在常州光伏項目與廣東儲能項目的協同中,構建了 “光伏 + 儲能 + 虛擬電廠” 的閉環:白天光伏大發時,多余電量存入儲能系統;夜間則通過虛擬電廠平臺將清潔電力優先調度給高耗能企業,替代傳統火電。同時,平臺可追蹤綠電交易全流程,為用戶提供碳排放數據與綠證認證,幫助企業實現碳足跡管理。這種模式既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棄風棄光,又推動電力消費向低碳化轉型,成為 “綠電直連” 政策落地的重要載體,讓環保目標與經濟收益形成良性循環。珠三角大用戶售電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