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為什么有高有低?電價由供需關系決定:●電價(比如1500厘/度):可能是某個時段用電需求激增(比如晚高峰),而電力供應緊張。●電價(比如0厘/度):可能是半夜用電需求極低,發電廠寧愿送電也不停機(停機成本更高)。日前交易vs實時交易電力交易分兩種:1.日前交易:提前一天預測第二天的用電需求,買賣雙方根據預測提前確定電量和價格。●比如4月29日的“日前交易”中,用電側買了12.7億度電,發電側賣了15.49億度電,平均電價346.9厘/度(約0.3469元/度)。2.實時交易:當天根據實際用電情況調整買賣。比如4月27日,實際成交電量是14.45億度,平均電價300.1厘/度。●兩者的區別就像“提前預訂外賣”和“臨時點餐”——前者更穩定,后者更靈活。 虛擬電廠的運營模式具有高度靈活性,可根據需求進行動態調整。廣州市工業售電交易流程
虛擬電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具體如下:優化電力系統調節提供多種調節服務:可提供調峰、調頻、備用等多種調節服務,增強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使系統能夠更好地應對負荷變化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動。快速響應電網需求:大量可中斷負荷和儲能系統能夠在接收到調控指令后的秒級至分鐘級時間內迅速作出反應,或降低用電需求,或釋放存儲能量,為電網提供快速調頻和爬坡能力等關鍵輔助服務。解決新能源波動問題: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虛擬電廠可以整合風電、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通過儲能和智能調度,減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促進其在電網中的接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在光伏大發時段,虛擬電廠可以聚合儲能、電動車充電站等可調節資源滿功率用電,有效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廣州市工業售電價格虛擬電廠是未來能源系統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支撐。
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參與市場;一種是間接參與市場。(1)直接參與市場:即選擇向售電公司購電成為零售用戶,或向發電企業購電成為批發市場用戶。110kV及以上的電力用戶可以選擇成為批發市場用戶或零售用戶;其余工商業用戶自行選擇售電公司代理參與電力零售交易。(2)間接參與市場:即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默認為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可以在每季度末15日前選擇直接參與市場,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相應終止。
虛擬電廠為工商業用戶創造了多元收益渠道,成為降本增效的 “利器”。廣深售電服務的工業園區企業通過參與虛擬電廠,可享受三重價值:一是利用峰谷電價差,在低谷時段通過儲能儲電,高峰時自主放電,降低購電成本;二是響應電網需求側響應指令,削減非必要負荷,獲得補貼收益;三是將閑置的分布式光伏電量通過平臺出售,增加額外收入。以廣東某電子廠為例,其接入虛擬電廠后,通過儲能充放電策略優化與負荷調節,年均電費支出降低 12%,同時因參與調峰獲得收益超 10 萬元。這種 “用電省錢 + 參與賺錢” 的模式,讓企業從電力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虛擬電廠的建設可以推動能源系統向可持續的低碳模式轉變。
虛擬電廠是聚合包括分布式電源在內的各類分散資源,協同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的電力運行組織模式,對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多種調節服務,參與市場交易和需求響應。虛擬電廠的功能定位:虛擬電廠對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統運行方面,可提供調峰、調頻、備用等多種調節服務。在需求側管理方面,可組織負荷資源開展需求響應。在市場交易方面,可聚合分散的資源參與市場交易。虛擬電廠利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實現對能源輸出和負載的精確管理。珠三角工業售電價錢
虛擬電廠能夠減少對傳統電網的依賴,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韌性。廣州市工業售電交易流程
什么是電力現貨市場?電力現貨市場就像是一個“菜市場”,但賣的不是菜,而是電。發電企業(比如煤電廠、風電站)把電拿到市場上賣,用電側(比如售電公司、工廠)來買電。雙方根據供需情況實時討價還價,確定電的價格。比如,當用電需求高時(比如夏天開空調多),電價可能上漲;需求低時(比如半夜),電價可能下降。市場管理情況日報一部分的“市場管理情況”可以理解為“當天有哪些人參與了交易”。比如:●售電公司(350家):類似“中間商”,從發電廠買電再賣給用戶。●大用戶(5家):用電量很大的工廠或企業,可以直接買電。●發電企業(156家):生產電力的公司,比如煤電廠、核電站、風電場等。●發電機組(328臺):具體發電的設備,比如130臺煤電機組、117臺燃氣機組等。這些數據說明市場參與者很多,電力供應來源多樣(煤、氣、核能、新能源等),保障了供電穩定。廣州市工業售電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