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金·未來科技城園區落地泉州市洛江區清源山東麓,總投資35億元,占地343畝,總建筑面積約40萬㎡,園區項目整體環繞百畝生態公園而建,融入山脈高低差設計,構建“一園·四區”產業格局,包括一座百畝生態公園(一軸三組團十二盛景)以及四大重要功能區(產業集群區、研發賦能區、中心商務區、生活運動區),推出企業小總部、雙首層/雙拼/獨棟廠房等產業集群,配套研發中心、賦能中心(含演播廳、報告廳)、綜合體育館、人才公寓等多元化業態。產業生態集聚,協同效應園區定向招商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鏈閉環。入駐企業可共享技術平臺、檢測實驗室等資源,降低研發成本,加速業務合作。長期增值潛力,抗風險能力強泉州作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城市,工業用地供應逐年收緊,園區資產具備稀缺性升值邏輯。企業未來可自用、轉租或通過國家收儲退出,資產流動性優于普通商業地產。泉州智能科技園區的出售模式通過產權確定性、硬件適配性、政策優惠性、金融靈活性四大優勢,為企業提供兼具實用性與專業的產業空間解決方案,是制造業升級與科技企業擴張的推薦載體。購買企業可享受國家提供的產業用地優惠及補貼政策。本地園區供應商
園區落地泉州市洛江區清源山東麓,總投資35億元,占地343畝,總建筑面積約40萬㎡,園區項目整體環繞百畝生態公園而建,融入山脈高低差設計,構建“一園·四區”產業格局,包括一座百畝生態公園(一軸三組團十二盛景)以及四大重要功能區(產業集群區、研發賦能區、中心商務區、生活運動區),推出企業小總部、雙首層/雙拼/獨棟廠房等產業集群,配套研發中心、賦能中心(含演播廳、報告廳)、綜合體育館、人才公寓等多元化業態。項目"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規劃理念,打破了傳統工業園區功能單一的局限。在生產板塊,規劃建設智能制造基地、研發創新中心、企業總部集群等功能區;在生活板塊,配套人才公寓、商業街區、學校醫院等設施;在生態板塊,保留原生水系,建設生態公園,綠化率超過35%。三大板塊有機融合,形成15分鐘產城生活圈。這種創新規劃既滿足了企業的生產需求,又保障了員工的生活品質,還維護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南平什么是園區是什么歲金產業集團致力于打造行業產業園區運營品牌。
歲金·未來科技城自2024年底正式投入運營以來,憑借前瞻性的規劃理念和創新的運營模式,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招商成果。截至新的統計,園區已完成大量的產業空間招商,這一成績使其成為泉州產業園區發展的標志,在產業集聚方面,園區已形成良好的產業集群效應,陸續吸引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全球貿易等領域的質量企業入駐。這些企業涵蓋行業帶頭企業、技術企業及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呈現出多元化、高質量的發展態勢。
在生態樂活場景營造上,未來科技城匠心打造了占地百畝的生態公園,構建出"三大景觀組團+十二個互動節點"的沉浸式自然體驗空間。星空露營基地,滿足都市人親近自然的需求;活力運動區則規劃了特色設施。十二個互動節點巧妙分布其間,從戶外婚禮草坪到野外蹦迪廣場,從自然教育課堂到農夫市集,每個空間都經過精心設計。這里不僅是晨跑遛狗、親子游玩的城市綠肺,更是舉辦創意活動、釋放壓力的活力場域,完美詮釋了"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現代園區理念。泉州生態工業園區以“綠色、智能、可持續”的理念。
項目容積率控制在2.7,建筑密度約40%,綠地率超過10%,在保證產業空間高效利用的同時,為入駐企業提供了質量的生態環境。產品設計是歲金·未來科技城的重要競爭優勢。園區針對現代制造業的多元化需求,創新研發了四大特色產品體系:首先是雙首層雙拼廠房,通過立體化交通組織設計,實現了原材料與成品的分層分流,物流效率提升30%以上;其次是高標準廠房,首層2T,以上是1T樓面承重設計,滿足高級裝備制造等行業的特殊需求;第三是差異化產品組合,包括多層獨棟是到4498平米,高層雙拼是到8263-16917平米,可適配不同規模企業的生產需求;園區致力于打造生態友好型產業示范基地。三明生態園區服務熱線
福建泉州歲金未來科技城與泉州生態工業園區均獲機關部門重點支持。本地園區供應商
園區廠房每單元配置單獨貨梯和樓梯,實現人貨分流-8米×8米標準柱網,確保生產線靈活布局高層標準廠房則聚焦輕工業生產需求:-配置2部5噸載重貨梯,解決垂直運輸痛點-預留充裕的高度,滿足輕型加工需求-二層承重1T/平方米,適配研發測試場景-標準化單元分割,支持小型倉儲功能項目特別注重空間使用效率,通過科學計算動線距離、優化設備布局,使空間利用率提升30%以上。電力系統采用雙回路供電,配備單獨變壓器,確保生產穩定性。給排水系統按工業標準設計,滿足特殊工藝需求。這種"即用型"產業空間,讓企業入駐后可直接安裝設備投入生產,大幅縮短投產周期。本地園區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