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要進行AI識別,需要的是模擬人眼,對需要識別的物體進行圖像處理,AI通過大量的模型訓練,能夠具備對物體進行特征提取進行分析的能力,從而實現整個流程的自動化,達到無人機智能識別的目的。但不同的事,無人機的目標識別和傳統的攝像頭還是又不曉得區別,傳統的攝像頭是靜態的,而無人機搭載如光電吊艙飛在空中時,需要處理實時動態的信息,這就是對目標的鎖定跟蹤能力。這樣的結果可以采用將AI圖像跟蹤板植入吊艙的方法來實現。例如慧視光電開發的Viztra-HE030圖像處理板采用了工業級芯片RK3588,內部植入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圖像算法,架構更先進,核心數8核(4大4小),算力6.0TOPS,支持豐富的輸出接口,同時支持H264、H265兩類視頻編碼。可實時對目標進行識別或者人為的的鎖定,同時可以根據輸出目標的靶量信息,對目標進行實時跟蹤。這是達成目的的硬件條件。無人機AI檢測將是智能化空中安保。國產化目標檢測技術
我國目前全國的機動車總量龐大,但是各地的停車位的建設卻沒有很好的跟上節奏,這也就導致許多車找不到停車位,這些車主也就不得不臨時將車停放在路邊。隨著停放車輛的增多,原本寬敞的道路也就變得狹窄,嚴重時甚至會堵得水泄不通。此外,一些大車由于阻擋視野,還容易造成“鬼探頭”等事故。通常情況下,交管部門會利用路邊的抓拍設備進行違停抓拍或者巡邏車進行巡邏,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作用并不明顯。于是,無人機被派上用場。青海無源目標檢測產品成都慧視能夠定制多接口的RK3588圖像處理板用于目標檢測領域。
工業4.0中智能智造技術應用愈發多,這之中,機器視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機器視覺技術通過傳感器和AI算法的集成,能夠模擬人眼視覺處理功能,對工業生產的產品、安防等進行識別檢測,然后進行處理,實現流程自動化。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還能保障產品質量。整個系統架構包括輸入、處理、輸出三部分。其中輸入模塊由成像系統和圖像處理為主,成像系統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攝像頭,它們主要負責將檢測目標轉化為圖像信號;而圖像處理系統則是對這些數據進行識別處理,是其中很關鍵的一環。
隨著無人機在城市管理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采用無人機檢測追蹤地面車輛,然后配合地面攔截,成為一道風景線。讓無人機搭載光電吊艙起飛,就能夠通過無人機實現視頻實時傳輸,遠距離追蹤車輛,實時上傳記錄位置,幫助地面執勤提升攔截效率。慧視VIZ-YWT201微型雙光吊艙,集成了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像儀等傳感器,能夠對地面車輛進行晝夜觀察、識別、捕獲和跟蹤,并及時上報目標的圖像和坐標信息。利用吊艙和圖像處理板的合作,實現高效追蹤查處“非法車輛”,能夠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打造安全出行無人機AI檢測能夠比人更快發現火源。
首先攝像機采用的是可見光高清攝像機,具備1920*1080的分辨率,系統視場31.11°×17.8°,其中搜索視場15.8°×15.8°(1080P像素)。而圖像處理則采用慧視開發的RV1126高性能圖像處理板,之所以采用這塊板卡,一方面得益于其低功耗、微型外觀的設計,非常契合“智慧眼”這樣對于空間要求嚴格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RV1126具備2.0TOPS的算力,在國產化方面也十分完整,安全性十足。兩者結合,就能夠形成重量不超過100g的“智慧眼”。在算法的作用下,能夠達到≥50Hz的跟蹤幀率,≥25Hz的檢測幀率,實現捕獲4m*4m目標超過800m、6m*6m目標超過1000m。這就是“機器狼”的智慧化措施,通過一個“小小的”“智慧眼”的加入,便能夠讓其實現許多自動化任務。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狼”的形態將會不斷進步,滿足更多多樣化需求。用于目標檢測的圖像處理板能夠深度定制嗎?快速目標檢測批發商
AI檢測,圖像處理板的性能很重要。國產化目標檢測技術
傳統的吊艙只能如上述那樣工作,而要打造更加智能化的邊海防無人機巡邏,則可以在光電吊艙中植入高性能的圖像處理板,通過目標識別、檢測算法的賦能,就能夠讓無人機實現目標識別檢測、目標鎖定跟蹤等功能。為了進行有效結合,成都慧視開發了多塊高性能的具備圖像處理能力的光電吊艙。例如慧視VIZ-100T三軸三光目標定位吊艙,集10倍光學變倍可見光相機、640×512高分辨率紅外相機、測程1.2km半導體激光測距機于一體,在邊海防巡邏時能夠晝夜成像工作。三軸高穩定精度平臺框架能夠有效保障畫面的清晰穩定,并對目標點位的定位。吊艙內置我司自主開發的高性能AI圖像處理板Viztra-HE030,該板卡采用瑞芯微旗艦級芯片RK3588,能夠在算法的作用下實現高空目標識別檢測、鎖定跟蹤人、車、船等目標,再通過和地面巡邏人員協調統一,就能夠打造邊海防的智能化體系。國產化目標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