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領域,無人機的作業環境相對復雜,需要識別處理圖像背景目標眾多,這種環境下,要想實現更高精度的檢測識別效果,圖像處理板的性能至關重要。在慧視光電開發的多款圖像處理板中,Viztra-HE030圖像處理板以6.0TOPS得以勝任。這款板卡采用了瑞芯微旗艦級芯片RK3588,8nmLP制程,搭載八核64位CPU,主頻高達2.4GHz。集成ARMMali-G610MP4四核GPU,內置AI加速器NPU,支持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性能強勁的RK3588可為無人機AI識別的應用場景帶來更強大的性能表現。慧視RK3399PRO圖像處理板能實現24小時、無間隙信息化監控。安徽自主可控目標跟蹤
從軟件的角度來看,整個視頻跟蹤系統主要是由電視攝像機及控制、圖像獲取模塊、圖像顯示模塊、數據庫,運動檢測,目標跟蹤,報警輸入和人機接口模塊等組成的。視覺計算模塊是視頻跟蹤系統的重點,是實現目標檢測和跟蹤的關鍵,如圖3所示。一般采取先檢測后跟蹤(Detect-before-Track)方式,目標的檢測和跟蹤是緊密結合的。檢測是跟蹤的前因,并為跟蹤提供了目標的信息(如目標的位置,大小,模式和速度估計等),而跟蹤則是檢測的延續,實時利用檢測得到的知識去驗證目標的存在。山東目標跟蹤應用慧視光電開發的慧視AI圖像處理板,采用了國產高性能CPU。
成都慧視推出的深度學習算法開發平臺SpeedDP,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幫助進行算法模型的測試驗證,進行快速的針對大量數據的AI自動標注,然后提升自身算法能力。在無人機智能炮彈測試驗證中,通過對原始算法的模型訓練,能夠不斷評估算法的能力,然后對新的打擊數據集目標進行AI自動標注,讓算法在學習中不斷變得聰明。通過SpeedDP的應用,能夠極大減少整個測試驗證所需時間,減少人力成本支出,減少項目開發周期,讓工程師不再為繁瑣的圖像標注浪費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領域。
eVTOL是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大力開展eVTOL試點,是對低空經濟的強動力注入,而無人機正是這一領域的關鍵選擇之一。無人機在低空經濟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增多,未來無人機的數量將呈式增長,屆時eVTOL起降中心將聚集眾多各式各樣的無人機,如何高效有序的讓無人機彼此工作而不互相干擾是行業值得思考的一件事。當許多無人機需要同時起飛執行不同的任務時,如果操控不當,或者收到外力影響,就容易出現事故,而人為的反應畢竟有延后,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補救操作,因此無人機自身的規避措施建設一樣重要。振動測試是否通過正是確定板卡能否在這樣的環境下正常完成工作的關鍵手段。
實際上,跟蹤和檢測是分不開的,比如傳統TLD框架使用的在線學習檢測器,或KCF密集采樣訓練的檢測器,以及當前基于深度學習的卷積特征跟蹤框架。一方面,跟蹤能夠保證速度上的需要,而檢測能夠有效地修正跟蹤的累計誤差。不同的應用場合對跟蹤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特定目標跟蹤中的人臉跟蹤,在跟蹤成功率、準確度和魯棒性方面都有具體的要求。另外,跟蹤的另一個分支是多目標跟蹤(MultipleObjectTracking)。多目標跟蹤并不是簡單的多個單目標跟蹤,因為它不僅涉及到各個目標的持續跟蹤,還涉及到不同目標之間的身份識別、自遮擋和互遮擋的處理,以及跟蹤和檢測結果的數據關聯等。Viztra-LE034圖像處理板識別概率超過85%。安徽自主可控目標跟蹤
Viztra-LE034圖像跟蹤板支持目標跟蹤識別目標(人、車)。安徽自主可控目標跟蹤
長時間一直進行這樣的圖像標注工作,那無疑是枯燥而乏味的,手酸不說,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進而效率大打折扣。但這又是算法提升的必要途徑,無法跳過,當項目緊急時,甚至需要多人加班加點趕進度。這樣的痛苦現狀急需改變!慧視光電的算法工程師為了提高這一的效率,開發了一個深度學習算法開發平臺SpeedDP。它的基本邏輯是基于一個手動標注一定量的數據集進行訓練,形成一個可用的預選模型(如果已有模型可以直接使用),然后訓練一定階段后,可以評估此模型的能力,如果能夠滿足使用就可以對相同目標的新數據集(未進行任何標注)進行AI自動化標注。這一過程的省去了大量需要對新數據集的手動拉框工作,同時也在不斷反哺此模型算法,幫助提升性能。安徽自主可控目標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