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輔助工具剝切工具:包括1.外護套剝刀、2.絕緣層剝刀、3.屏蔽層剝刀,必需選用**工具(如 XLPE 絕緣剝刀),一定要避免損傷導體或絕緣層;剝刀刀刃需鋒利,且定期打磨。清潔工具:無水乙醇(純度≥99.5%)、 lint-free 布(無絨布),用于清潔導體表面的氧化層、絕緣層表面的雜質,避免影響熔接質量。檢測工具:兆歐表(5000V 級,用于檢測絕緣電阻)、游標卡尺(精度 0.02mm,用于測量壓接尺寸)、紅外測溫儀(用于監測熔接時的溫度)。焊后接頭收縮率低,減少應力集中。山西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源頭廠家
1.電纜預處理電纜預處理是確保熔接界面“潔凈、平整、匹配”的前提,直接影響后續熔接時金屬導體的融合質量,需按以下步驟執行:絕緣層與屏蔽層剝離:根據電纜型號(如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XLPE、油浸紙絕緣電纜)選擇**剝切工具(絕緣層剝刀、半導體屏蔽層剝刀),剝離長度需匹配熔接模具規格(通常比模具長度長5-10mm)。操作時需控制剝切力度,避免劃傷導體表面(若導體出現劃痕深度>0.5mm,需用細砂紙打磨修復),同時確保屏蔽層切口整齊,無殘留半導體碎屑(殘留碎屑會導致局部電場集中,引發后期擊穿風險)。浙江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工廠直銷可實現電纜異徑連接,滿足復雜需求。
問題表現外護套恢復后,用水密性測試(向套管兩端注水,觀察 24 小時)發現,套管與原外護套連接處漏水,導致電纜內部受潮。常見原因外護套套管加熱時,兩端熱熔膠未充分融化,密封不嚴密。原外護套表面有油污,熱熔膠無法與外護套緊密貼合。外護套套管長度不足,覆蓋原外護套的長度小于 100mm。解決方法更換外護套套管,加熱時重點加熱套管兩端(溫度提高至 250℃),確保熱熔膠完全融化并填充間隙;冷卻后用肥皂水檢測密封性,無氣泡為止。用無水乙醇徹底清潔原外護套表面的油污,去除雜質,確保熱熔膠與外護套貼合緊密。選擇更長的外護套套管,確保覆蓋原外護套的長度≥100mm,安裝時調整套管位置,避免偏移。
根據高壓電纜導體材質(銅、鋁)及電壓等級(10kV、35kV、110kV、220kV),主流熔接工藝分為電阻熔接、高頻感應熔接、液壓熔接三類,不同工藝的原理與操作要點存在差異,但**目標均是通過 “熱量 + 壓力” 使導體界面金屬達到熔融狀態,形成連續的導電通路。1. 電阻熔接:中低壓電纜銅導體主流工藝電阻熔接(又稱 “閃光對焊”)利用電流通過導體接觸面時產生的電阻熱,使導體局部熔化,再施加頂鍛壓力實現融合,適用于 10kV-35kV 銅導體電纜(截面 120mm2-630mm2),**操作步驟如下:對電纜絕緣層損傷小,保護電纜完整性。
4.2尺寸檢測:驗證工藝符合性尺寸檢測需使用游標卡尺、卷尺等工具,檢測項目與標準如下表所示:檢測項目檢測工具標準要求導體接頭壓接處直徑游標卡尺(精度0.02mm)為原接頭管直徑的0.8-0.9倍,且同一截面直徑偏差≤0.5mm絕緣套管長度卷尺(精度1mm)覆蓋原絕緣層長度≥50mm,總長度符合接頭說明書要求外護套套管長度卷尺(精度1mm)覆蓋原外護套長度≥100mm,無短縮屏蔽層焊點直徑游標卡尺焊點直徑為銅網直徑的1.5-2倍,無焊瘤尺寸檢測需抽樣進行,抽樣比例≥30%(每10個接頭至少檢測3個),若某一項目不合格,需擴大抽樣比例至100%,并對不合格接頭返工。高壓電纜熔接,注重工藝創新與優化!江西10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批發商
采用標準化熔接流程,確保每一處接口的一致性與可靠性,助力電網穩定運行。山西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源頭廠家
2. 局部放電測試目的:檢測接頭內部的 “電場集中點”(如絕緣雜質、氣泡、屏蔽層斷口),局部放電會加速絕緣老化,是導致電纜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標準要求:10kV 電纜接頭:在 1.73U?(U?為電纜額定相電壓)下,局部放電量≤10pC;35kV 電纜接頭:在 1.73U?下,局部放電量≤5pC;110kV 及以上電纜接頭:在 1.73U?下,局部放電量≤3pC;且在 1.3U?下穩定運行 30min,無明顯放電增長。檢測方法:采用 “超高頻(UHF)局部放電檢測儀” 或 “脈沖電流法檢測儀”;測試時將傳感器緊貼接頭表面(UHF 法)或串聯在回路中(脈沖電流法),施加電壓至規定值,記錄放電脈沖的幅值和頻次;若檢測到局部放電量超標,需拆解接頭檢查絕緣層是否存在氣泡、雜質,重新熔接后再次測試。山西35KV高壓電纜熔接頭設備源頭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