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科研依托于山東大學、浙江大學,致力于與高校共同構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平臺,擁有50余項專有技術技術。公司于2019年通過GB/T19001-2016/IS0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B/T24001-2016/1S0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及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具有環境工程綜合設計服務甲級資質,環境治理總承包施工甲級資質以及特種工程專業承包資質,并于2020年被評為全國環保行業十優示范單位。公司擁有全領域技術,涵蓋氣動乳化脫硫、SDS干法脫硫、半干法脫硫,生物質脫硝、高溫除塵脫硝一體化技術等前沿技術。憑借這些先進技術,公司不斷探索創新,持續優化迭代,致力于打造更高效、更經濟、更節能的環保技術解決方案。推動鍋爐排放與碳排放交易體系銜接,市場化激勵減排。安徽省 水環境污染治理技術
燃氣鍋爐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其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顆粒物則是霧霾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燃氣鍋爐的污染物排放相對燃煤鍋爐較低,但隨著燃氣鍋爐數量的增加,其排放的污染物總量也不容忽視。而且,燃氣鍋爐的尾氣處理技術要求較高,如果處理不當,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生物質鍋爐以生物質燃料為能源,具有一定的環保優勢。然而,生物質燃料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生物質燃料中可能含有較高的灰分和硫分,導致鍋爐排放的污染物增加。此外,生物質鍋爐在運行過程中也可能存在燃燒不充分、飛灰含碳量高等問題,影響其環保性能。安徽省 生物質煙氣環境污染治理工藝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從設計選型到報廢處置全程貫徹清潔生產理念。
氣動乳化應用案例與性能表現株冶集團案例:運行時間:連續運行11年。進口濃度:比較高達22000mg/m3。排放濃度:SO?排放穩定在10mg/Nm3以內,脫硫效率超99.5%。再生鉛行業應用:煙氣特性:SO?峰值70000mg/m3,平均42000mg/m3,投料周期15分鐘內濃度劇烈波動。系統響應:新鮮循環液量瞬間增大數倍,乳化液層厚度相應增加,比較高塔阻達13000Pa。處理效果:通過調整給漿量與氧化風量,實現穩定脫硫。多行業拓展:電力行業:火力發電廠鍋爐煙氣脫硫,助力綠色發電。鋼鐵行業:處理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含硫廢氣,滿足環保要求。化工行業:適用于石油煉制、硫酸生產等工藝廢氣處理,適應不同工況需求。建材行業:處理水泥、玻璃等企業排放的含硫廢氣,推動綠色生產。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選擇性催化還原)是一種高效、成熟的煙氣脫硝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用于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以下從技術原理、工藝流程、關鍵要素、優缺點、應用場景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詳細介紹SCR技術:七、技術發展趨勢低溫催化劑研發:開發活性溫度窗口更寬(150℃~300℃)的催化劑,降低系統能耗和投資成本。催化劑再生技術:通過化學清洗、負載活性組分等方式延長催化劑壽命,減少廢棄物產生。智能控制系統:利用AI算法實時優化噴氨量、反應溫度等參數,提高脫硝效率并降低氨逃逸。復合脫硝技術:SCR與SNCR、臭氧氧化等技術聯合使用,實現超低排放和成本優化。農業活動中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以及日常生活中垃圾焚燒等,都會向大氣中排放有害物質。
及時更換老化、損壞的設備部件,保證環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治理效果。加強對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環保意識,確保設備正確運行。開展環境監測與評估:燃氣鍋爐使用單位應按照相關規定,定期開展自行監測,對燃氣鍋爐排放的污染物濃度、排放量等進行監測,并如實記錄監測數據。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對燃氣鍋爐進行定期檢測,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根據監測結果,對燃氣鍋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定期向環保部門報告監測數據和環境管理情況,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檢查。氮氧化物不僅會形成光化學煙霧還會參與酸雨的形成,對生態環境和建筑物造成損害。燃氣鍋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管理
完善法律法規,對超標排放的企業進行處罰。安徽省 水環境污染治理技術
SNCR與SCR在運行成本方面的區別如下:設備維護成本:SNCR:設備結構簡單,維護頻次低,成本主要集中于噴槍清理、還原劑輸送管道檢查等常規項目。SCR:設備復雜,反應器、熱交換器等部件易因腐蝕、堵塞或磨損故障,需定期巡檢、維修,維護成本較高。人工成本:SNCR:系統自動化程度較低,但操作簡單,對運維人員技術要求不高,人工成本相對較低。SCR:需專業人員監測催化劑活性、調整反應參數,且系統規模大、維護任務重,人工成本較高。二次污染處理成本:SNCR:氨逃逸量較高(10-15ppm),可能形成銨鹽氣溶膠,需額外處理二次污染,增加成本。SCR:氨逃逸量低(一般<3ppm),二次污染風險小,處理成本較低。安徽省 水環境污染治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