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倉儲燈革新:智能控光與光譜優化雙管齊下,解開光污染難題
在物流倉儲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效照明系統雖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卻也因過度照明、頻閃干擾等問題引發光污染,對員工健康、貨物安全及周邊環境造成潛在威脅。近期,國內多條智能化倉儲線通過技術迭代,探索出一條兼顧照明效率與光環境友好的解決方案,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新思路。
傳統倉儲照明之困:效率與環保的“失衡困局”
傳統倉儲燈多采用高功率金鹵燈或熒光燈,存在兩大光污染痛點:一是“過度照明”,為滿足貨架高層作業需求,整倉常開啟全量照明,導致低層區域照度超標(部分區域達1000lux以上,遠超國際標準300-500lux),引發員工視覺疲勞、頭疼等職業病;二是“光譜失衡”,傳統光源含大量藍光與頻閃,長期暴露可能干擾人體生物鐘,甚至影響貨物包裝材料的褪色穩定性。某大型物流中心調研顯示,其員工因光污染導致的誤操作率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5%,周邊居民投訴夜間光擾民事件年均超20起。
技術破局:智能控光+光譜定制雙管齊下
為解開這一難題,新型倉儲燈引入“按需照明”理念。通過在貨架、通道部署毫米波雷達與紅外傳感器,系統可實時感知人員位置與作業狀態,動態調節燈具亮度:無人區域自動降至20%亮度維持基礎照明,人員靠近時梯度提升至100%,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暗”的精確控光。某電商倉儲基地試點后,整體能耗降低65%,且員工視覺舒適度評分提升40%。
光譜優化則是另一關鍵突破。研發團隊針對倉儲場景定制低藍光、無頻閃的光源配方,將藍光波峰從450nm移至480nm安全區,并采用恒流驅動技術消除頻閃。實驗數據顯示,優化后的光源可使員工瞳孔收縮頻率降低70%,明顯緩解用眼疲勞;同時,其顯色指數(Ra)達90以上,確保貨物標簽、條碼的色彩還原度,降低分揀錯誤率。
行業展望:從“節能”到“健康友好”的升級
隨著“雙碳”目標與ESG理念的深化,倉儲照明正從單一節能向“人-貨-環境”綜合友好轉型。專業人員建議,未來需加強光生物安全標準的制定,推動全行業采用符合IEC/TR 62778標準的低風險光源。此外,結合物聯網技術,倉儲燈還可集成環境監測、應急指引等功能,構建“光環境智能生態系統”。一條更高效、更健康的倉儲照明之路,正在照亮綠色物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