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組運行過程中,需通過控制柜顯示屏或監控系統,實時跟蹤以下關鍵參數,確保其處于正常范圍:制冷量與溫度參數:冷水出口溫度:應穩定在 7-12℃(根據用戶需求調整),若溫度突然升高,需檢查熱源是否過量、冷卻水溫度是否過高或溶液循環是否正常;若溫度過低,需防止冷水結冰損壞蒸發器。冷卻水進出口溫度:進口溫度通常不超過 32℃,出口溫度與進口溫度差值應控制在 5-8℃,若溫差過小,表明換熱效率下降,可能是冷卻塔散熱不足或蒸發器、冷凝器結垢導致。溶液溫度:發生器出口溶液溫度應在 90-110℃,吸收器進口溶液溫度應在 40-50℃,若溫度異常,需排查熱源供應或溶液循環系統。普星制冷質量為先、服務至上、以人為本。.煙臺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維修
溫度保溫措施:冬季機房溫度低于 10℃時,開啟機房暖氣或空調,保持機房溫度在 15-25℃;對機組管道、儲罐進行保溫處理,使用巖棉或聚氨酯保溫材料,厚度不小于 50mm,防止溶液溫度驟降。循環系統維護:定期檢查溶液泵流量與揚程,確保溶液循環通暢;每季度清理溶液管道過濾器,避免管道堵塞導致溶液滯留;停機后若長期不用,每周啟動溶液泵運行 10 分鐘,防止溶液局部停滯結晶。四、電機故障:從故障排查到安全修復溶液泵、冷劑泵、冷卻塔風扇的電機是機組運行的 “動力源”,電機故障會直接導致機組停機,常見故障包括電機過載、繞組燒毀、軸承損壞、絕緣不良等,其維修需遵循電氣安全規范,確保維修質量與人員安全。直燃型溴化鋰機組售后普星制冷執著追求品質,演義服務新篇章。
溴化鋰機組的蒸發器、冷凝器、發生器、吸收器是換熱部件,若換熱效率下降,會導致機組能耗增加、制冷量降低,其本質是換熱過程中熱阻增大,需從 “熱阻來源” 入手,通過清洗、修復、優化等手段提升換熱效率。(一)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換熱管結垢與堵塞:冷卻水、冷水水質較差時,水中的鈣、鎂離子會在換熱管內壁形成水垢(如碳酸鈣、氫氧化鎂),水垢熱導率為金屬的 1/10-1/50,會增加熱阻。此外,水中的泥沙、藻類等雜質會堵塞換熱管,減少換熱面積,導致換熱效率下降。例如,冷凝器換熱管結垢厚度達到 0.5mm 時,換熱效率會下降 15%-20%。
優化運行管理:控制運行參數:根據實際負荷需求,合理調整機組運行參數(如溶液濃度、熱源溫度、冷卻水流量),避免參數過高或過低導致故障。水質管理:定期檢測冷卻水、冷水水質,加入水質穩定劑(如緩蝕劑、阻垢劑、殺生劑),控制水質指標(如 pH 值、硬度、濁度),減少換熱管結垢與腐蝕。應急預案:制定常見故障(如溶液結晶、真空度下降、電機過載)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理流程、責任人與物資儲備,確保故障發生時能快速響應,減少停機損失。總之,溴化鋰機組故障診斷與維修需遵循 “精細定位、科學修復、長效預防” 的原則,通過深入分析故障成因,采用專業診斷方法與維修技巧,及時解決問題;同時構建完善的預防體系,實現從 “事后維修” 向 “事前預防” 的轉變,確保機組長期穩定、高效運行,為企業降低維修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普星制冷誠信做人,務實為民。
壓力與真空度參數:溶液泵、冷劑泵出口壓力:應符合設備說明書要求(通常為 0.3-0.5MPa),若壓力過低,可能是泵體進氣或葉輪磨損;若壓力過高,需檢查管道是否堵塞。機組內部真空度:運行中真空度應保持在 3Pa 以下,若真空度突然升高,需立即停機檢查是否存在泄漏,防止空氣進入導致溶液氧化。電流與液位參數:電機電流:溶液泵、冷劑泵、冷卻塔風扇的電機電流應在額定電流范圍內,若電流過大,可能是電機過載或機械部件卡阻,需及時停機排查。溶液液位:蒸發器與吸收器內的溶液液位應穩定,若液位持續上升,需檢查溶液循環泵是否故障;若液位持續下降,需排查是否存在溶液泄漏。普星制冷工作人員微笑掛在臉上,服務記在心里。威海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售后
客戶至上,精誠服務,絕不拖拉,團結一心。煙臺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維修
軸承損壞維修:使用軸承拉馬拆卸損壞的軸承,清理軸承座內的油污與雜質,涂抹適量潤滑脂(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的 1/2-2/3,常用潤滑脂為鋰基潤滑脂);安裝新軸承時,確保軸承與軸配合緊密,可采用熱裝法(將軸承加熱至 80-100℃后快速套入軸頸),避免敲擊導致軸承損壞。安裝完成后,轉動電機軸,感受轉動是否順暢,無卡頓與異響。絕緣不良維修:若繞組受潮導致絕緣不良,將電機放入烘干箱烘干(溫度 60-80℃,時間 8-12 小時),期間每隔 2 小時測量一次絕緣電阻,直至絕緣電阻≥0.5MΩ;若絕緣層老化破損,需局部修補或重新涂刷絕緣漆,確保繞組絕緣性能達標。煙臺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