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資源建設方面。學術平臺底層資源的數據化程度決定平臺的智慧化程度[45]。一方面,注重加強用戶學術閱讀行為數據的采集與挖掘,包括閱讀內容偏好、閱讀時長、閱讀場景、閱讀情緒、閱讀心理、社交數據等,添加基本標簽、偏好標簽、會話標簽、情景標簽、互動標簽構建用戶實時動態畫像模型。另一方面,側重開發學術資源數據,包括細粒度內容資源、個性化閱讀資源庫、科研專題資料庫、課程文獻中心等,并做好與用戶閱讀行為數據的關聯建設。例如,面向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山東大學圖書館構建學術數據服務平臺,打造學者—機構—成果關聯的數據資源[46]。以這些數據為基礎,AIGC技術嵌入后將會實現多模態數據關系映射、轉換及數據感知與挖掘分析。數字圖書館的用戶可以通過檢索一些關鍵詞,就可以獲取大量的相關信息?;ヂ摼W智慧導讀
在智慧圖書館中,用戶行為分析是AI應用的重要領域。通過分析用戶的搜索歷史、閱讀習慣和點擊模式等,智慧圖書館能夠深入了解用戶的興趣和需求,從而優化個性化閱讀推薦系統,提高推薦準確性和用戶滿意度。由于用戶的需求和興趣是動態變化的,定期進行用戶行為分析有助于智慧圖書館及時捕捉這些變化,并調整資源和服務策略。例如,當某一類圖書或資源的訪問量***增加時,智慧圖書館可以及時增加該類資源的購買量,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反之,當某一話題或領域的訪問量下降時,智慧圖書館可以調整資源配置,避免資源浪費。此外,用戶行為分析還能優化智慧圖書館的網站和用戶界面設計。通過分析用戶在網站上的訪問模式和交互行為,智慧圖書館可以識別出用戶體驗中的痛點和改進機會。例如,如果發現用戶在使用搜索功能時放棄率較高,可能意味著搜索功能需要優化,以提供更相關的搜索結果或更友好的用戶界面。通過對用戶行為的細致分析,智慧圖書館不僅可以精確滿足用戶當前的需求,還可以預見未來的變化,確保服務的持續有效性和相關性[3]。品質智慧導讀標志近年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enerated Content,AIGC)技術實現突破性發展,逐漸成為 AI 發 展的關鍵分支。
數字閱讀平臺成為信息信任問題發生和解決的集中站。聯結技術和人的智慧閱讀方式由數字閱讀平臺提供,表現為各種實體或虛擬的閱讀工具。數字閱讀平臺作為閱讀工具的提供者,不僅需要改進搜索和過濾技術,提升讀者的閱讀效率和閱讀體驗,還需要構建在線網絡,成為分布式內容生成和分布式閱讀的集散地。數字閱讀平臺主導的社會化閱讀成為主流閱讀形態[15],讀者虛擬社群與實體社會關系網絡重合,引發關系信任、隱私保護等新的問題。這些問題本質上是952025年第3期總第477期學研VIEWONPUBLISHING社會學問題,即人與人之間關系、人與組織之間關系的問題,只是因為機器作為人和組織的延伸,使得這一問題的規模更大、更復雜。
閱讀理解能力直接關系到學術閱讀的效果,而閱讀認知策略則影響著閱讀理解能力,情境、技術、體驗等要素影響閱讀認知過程,認知神經科學視角下的數字閱讀認知機制包含注意吸引、識別聚焦、關聯推理和學習建構4個階段[47]。以前受制于技術條件,無法提供個性化、動態性與精細性的閱讀認知策略服務。人工智能環境下,AMiner、YewnoDiscover、PaperDigest等平臺開展嘗試,開發自動綜述、生成解讀視頻、研究要素分享提供等功能,助力于“識別聚焦”與“關聯推理”過程。但提供此種服務的平臺數量仍較少,作為學術用戶常用數字入口的文獻數據庫在此方面有待優化。AIGC技術環境下,海量知識存儲訓練的大模型面世,能夠在沉浸式閱讀、輔助閱讀方面提供支持。為用戶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智慧教育、智慧研 創、終身學習的服務。
在數智時代,圖書館的角色及其功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有的靜態服務模式逐步轉變為動態且富有互動性的智慧服務體系,這種轉變徹底改變了圖書館在公共生活與學術領域的地位。本文將從數智時代圖書館智慧服務體系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其在提升信息獲取便利性、加強知識傳播和增強用戶互動與體驗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探討支持圖書館服務現代化的基本原則與具體路徑,以期為圖書館界提供一種前瞻性的視角,助力其有效利用新興技術,推動圖書館服務朝著更智能化、個性化及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智慧導讀可以讓讀者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識。一站式智慧導讀簡介
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標題形式?;ヂ摼W智慧導讀
智慧閱讀服務內容方面的研究覆蓋讀物供給智慧化、輔助閱讀智慧化和閱讀推廣智慧化等主題。有關讀物供給智慧化的研究包括移動讀物供給[9]、虛擬現實讀物供給[10-11]及個性化閱讀推薦[12-13]等方面,讀物涉及文本、視頻、音頻、圖像、數據等多種形式,如視聽閱讀內容[14]、有聲讀物[15]、歷史人物數據[16]、在線可視化數據[17]等。輔助閱讀智慧化研究方面,K.LO等探討“人工智能和人機交互的***進展能否為智能、交互式和可訪問的閱讀界面提供動力”[18]?;谘蹌幼粉櫤痛笳Z言模型技術的智能AI閱讀助手SARA通過實時提供個性化幫助來增強閱讀體驗[19]。同時,對支持閱讀過程的新技術平臺需求正在增長[18]。有關閱讀推廣智慧化的研究包含服務流程[20]、模式框架及實踐[21]等方面。另外,少數學者調查高校圖書館智能服務水平并分析阻礙因素[22]。互聯網智慧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