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模式還改變了從前單一的監管方式,組建了由屬地government、地產商、企業或專業機構等多種形式組成的園區管理機構,明確相關環保責任和義務,負責園區生態環保事務的落實。此外,“綠島”模式還特別強調了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與周邊農戶簽訂購銷合同,提供豬苗、果苗、生物有機肥料和種養技術指導,同時收購農產品,形成企業與農戶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區域整體的協調發展。源頭治理 深度減排,該“綠島”項目由江陰高新區投資,無償為80余家中小型餐飲店鋪安裝油煙設備,達到集中收集、集中治理、達標排放的目的。項目配建4000㎡的油煙公共收集管道對原有低空散排油煙進行集中收集,安裝集中式大型油煙凈化設備19套,項目竣工運營后,由第三方性能機構進行晝夜檢測,監測報告顯示:經凈化處理后的,油煙排放濃度在<1mg/?,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10mg/?,油煙異味排放問題大幅度下降。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研究。四川VOCs綠島模式
2021年10月,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正式入駐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已建成區域,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總投資1300萬元,獲得300萬元省級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中心以“設施共建、污染共治、服務共享”為理念,按照“government主導,企業投資”模式,主要為工地架管、工藝管道、管件、設備、金屬構件及其他零部件進行噴涂加工 。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建有2條涂裝生產線和1套有機廢氣處理設施,其中1號線為規則構件噴涂生產線,于2022年5月建成投運,主要對6m標準金屬架管進行噴涂加工;2號線為異形構件噴涂生產線,于同年11月建成投運,主要噴涂加工各種不規則的機械、車床等金屬構件。江蘇回轉窯綠島模式效應綠島模式注重城市建設和運營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綠島”模式是一種旨在通過共享生產工段或治理設施來降低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鼓勵工藝相似、產污類似、位置相近的小微企業以組團共建共用、牽頭企業代建租用、第三方自建公用等形式進行合作。“綠島”模式還涉及建設共享車間,如酸洗、熔化、涂裝等,以及合理布局表面處理等涉水工段企業集中服務點。此外,該模式還鼓勵建設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污水集中預處理和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項目,以此完善區內小微企業危廢的統一收集、暫存和運輸體系。
戴明忠介紹,接下來,除了實施“環保貸”等綠色金融支持措施,江蘇省還將探索“綠島”項目減排指標直接應用于支持區域重大項目建設的措施,無疑將較大程度上調動地方government的積極性。“新基建的本質是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綠島’項目共建共享治污設施,本質上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新基建’。”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新華建議,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標準,完善監督考核執法措施,保障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運行。綠島模式鼓勵城市建設綠色生態屋頂和地下水收集系統。
夯實責任 規范運行,通過大數據平臺監管+線下監督的方式強化監管,通過政策宣貫、使用指導、簽訂協議書等方式規范和明確集中凈化系統的資產歸屬、使用要求、責任風險劃分等,進一步壓實餐飲商戶排污主體責任,強化設備設施的規范化運行和維護,形成government監管多元共治的油煙治理運維體系和長效治理管控模式。 截至目前,在高新區綜合執法局以及餐飲商戶、小區業主的通力配合下,系統已平穩運行100余天,各項運行指標滿足設計要求,系統及設備運行穩定,滿足使用要求和油煙綜合治理指標要求。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江蘇回轉窯綠島模式效應
綠島模式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了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四川VOCs綠島模式
長期以來,工業集聚區及入駐企業在環保管理中存在自覺性不高、投入不足、管理不強以及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環保監管疲于應對等問題。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于2021年4月出臺《北侖區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環保“綠島”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針對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及入駐企業,在生態環境領域全方面實施準入政策簡化優化、產污工段集約集成、治污工程共建共享、環保監管統合統一、產業鏈條融化融合的系統集成革新,分別涉及審批、治污、監管、產業四個環節,創新提出打造要素保障“綠島”、污染治理“綠島”、服務監管“綠島”和清潔生產“綠島”,建立環保“綠島”模式。四川VOCs綠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