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余熱溫暖魚池,能效賬單變營收報表
隨著能源消耗問題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騰訊天津數據中心通過創新的“熱農聯產”模式,成功將數據中心的余熱資源與水產養殖業相結合,創造了一個高效、綠色、可持續的能源利用體系。這個模式不僅解決了數據中心的冷卻問題,還為水產養殖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騰訊天津數據中心采用了新型熱交換系統,將原本用于冷卻的水引導至羅非魚養殖場,利用服務器產生的余熱為養殖池提供恒溫環境。通過這一技術,水溫始終保持在28℃,為魚類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溫度。這種精確的溫控系統使得養殖周期縮短了40%,提升了水產養殖的效率,也減少了資源浪費。
除了溫控系統的優勢,熱交換系統每年能提供1.2萬GJ的熱量,這些熱量有效地被利用來加速水產養殖的過程。得益于這一創新,養殖場的魚產量每年可達到800噸,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益。同時,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熱量的利用不僅使數據中心運營更加節能,還為養殖場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通過這一方式,綜合收益能夠覆蓋數據中心冷卻所需的15%成本,為企業帶來了經濟回報。
此外,為確保養殖池水質始終保持在理想的標準,騰訊天津數據中心還安裝了高效的水質監測模塊。該模塊能夠實時檢測水質,確保水池水質的潔凈度達到IT級標準,避免了因水質問題而影響養殖效果。通過這一技術,數據中心不僅保證了自身運行的環保標準,也促進了水產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熱農聯產”模式的成功實施,表示了能源高效利用的一種新探索,也為全球數據中心能效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隨著這一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未來更多的行業可能會效仿這一模式,將傳統的能源消耗轉化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綠色能源的應用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一創新的模式不僅減少了數據中心的能源開銷,還為水產養殖行業帶來了更好的生產環境和經濟效益。騰訊天津數據中心通過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自身的運營效率,也為社會帶來了更多的環保和經濟價值,展現了數字化轉型在節能減排領域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