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期后的光伏組件能實現回收循環利用嗎?—淼可森光伏電站運維
壽命期后的光伏組件可以實現回收循環利用,而且這正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且技術不斷進步的領域。這不僅是保護環境的要求,也蘊含著巨大的資源價值。
?? 光伏組件回收的價值
光伏組件中含有許多有價值的材料,回收利用它們好處明顯:
-
資源節約與高值化利用:光伏組件中的玻璃、鋁、硅、銀、銅等材料含量很高(可達95%)。通過先進技術,這些材料可以高效分離并提純,例如玻璃純度可達99%以上,能直接回爐再造光伏原片;硅料純度也能達到99%,滿足光伏制造標準。這減少了對原生礦產的依賴。
-
的環境效益:不規范處理光伏組件(如簡單填埋、焚燒)可能導致鉛、錫、鎘等金屬污染土壤和水源。專業回收能 “變廢為寶” ,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經濟效益與市場潛力:隨著回收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應用,回收已從“賠錢”轉向 “盈利” 。有企業引入新技術后,單條產線日處理量大幅提升,年利潤增加。預計到2030年,我國退役光伏組件將達150萬噸甚至200萬噸,這是一個巨大的“城市礦山”。
回收的技術與方法
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主要有:
-
物理法:通過機械破碎、分選(如基于紅外識別、氣流分選) 等方式分離材料。此方法相對簡單環保,但某些材料分離純度或回收率可能不如化學法。
-
熱解法(熱學):利用加熱(通常在500℃左右) 分解EVA膠膜,使玻璃、電池片等部件易于分離。但高溫可能產生廢氣需處理。
-
化學法:利用酸、堿等化學試劑溶解特定材料(如硅料)以提取有價元素(如銀)。回收純度高,但流程復雜,成本較高,可能產生廢液。
目前更先進的做法是集成多種技術。例如先熱解分離玻璃和背板,再結合物理和化學方法提純硅、銀等材料。
光伏組件回收的一般流程
光伏組件的回收處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驟:
-
預處理:拆除接線盒與電纜,剝離鋁邊框(回收率可達100%)。
-
分離關鍵材料:通過熱解或物理研磨分離玻璃(回收率超98%)、電池片和背板。
-
有價材料提純:對電池片進一步處理,提取高純度硅粉(純度可達99%)、銀(回收率可達95%)、銅等。
-
材料再利用:回收的鋁邊框、玻璃、硅料、銀等可直接用于制造新的光伏組件或其他產業。
發展現狀與挑戰
我國光伏組件回收產業雖發展迅速,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
回收體系尚不完善:缺乏全國性的、高效的回收網絡。許多退役組件可能通過非正規渠道處理,易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
技術工藝待優化:需繼續研發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環保的回收技術,并提高自動化程度。
-
政策法規與標準需健全:雖然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等文件,但針對光伏組件回收的專項管理政策、組件判廢標準、回收企業資質認定等仍需細化。
-
經濟性挑戰:回收成本、物流運輸成本(尤其偏遠地區電站)等可能導致正規回收企業“產能吃不飽”。
未來展望
光伏組件回收是光伏產業實現綠色閉環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未來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續努力:
-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健全回收網絡體系(如推廣“嘉家收”模式)。
-
技術創新驅動:支持研發更低能耗、更高回收率、更高值化的回收技術和裝備。
-
推動標準建設: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認證和溯源體系(如建立“光伏產品溯源信息管理平臺”)。
-
探索商業模式:鼓勵生產者責任延伸,發展“一站式”服務模式,提升回收經濟性。
-
加強公眾認知:提高全社會對光伏組件回收重要性的認識。
總而言之,壽命期后的光伏組件不僅能夠,而且應該被回收循環利用。這是一項兼顧資源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工作。
對于光伏電站業主或未來有處理退役組件需求的個人而言,建議:
-
選擇正規回收渠道,避免組件被不規范處理造成環境污染。
-
關注相關政策,了解地方對廢棄光伏組件的管理要求。
-
支持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共同推動光伏產業的綠色循環。
光伏組件從“發光”到“退役”,并非生命的終點,通過科學的回收利用,它們將開啟新一輪的資源循環。
淼可森光伏電站運維管理公司,擁有承裝(修、試)四級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建筑資質、光伏運維ISO認證等,集光伏電站勘測、設計、施工、運維于一體,一站式為您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