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限制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的關鍵。在電池材料相同的情況下,導線越粗過電流能力越大發熱越小就可以實現更高的充電速度,BMS內部電池發熱控制也是關鍵一環。充電線路上,樁,充電線,接頭,車內線路等處理200A以下的成本很低,很容易實現。200A以上甚至需要考慮主動降溫方案。發熱是由電流引起的,跟電壓沒關系,在相同電流下,電壓越高可以同時滿足更多電池充電,充電速度同比例提高。舉個例子,汽車電池包都是由若干片比如3.75V的電池串聯并聯組成,比如130片電池串聯得到車的充電電壓限額是3.75v*130=487.5v。如果車內總共260片電池,兩組130片并聯充電時,487V/100A充電先給一組130片充電,充滿后再給另外一組130片充,每一片電池都是在以3.75v100A的功率充電,時間T內充滿,兩組電池充滿就是2*T時間;如果兩組130片串聯充電呢,974V100A可以同時給這260片電池充電,每片電池也是以3.75V100A功率充電也就是時間T內就可以充滿260片,時間節省一半。追求快速充電的車都是500V以上的高壓充電。而加汽車充電轉接頭充電,對于車來說,跟直接用充電樁充電沒什么差別,不影響充電速度。國產新能源汽車在中東很受歡迎。老撾直流快充轉接頭
國標車在東南亞的出口起步:近年來國標車開始積極進軍東南亞市場。起初,主要以比亞迪、吉利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為主,憑借價格優勢和穩定的性能,在東南亞部分國家打開了局面。例如,在泰國,國標新能源汽車憑借適合當地路況的設計,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在越南,一些城市的出租車公司開始批量采購中國國標電動車,用于日常運營。國標充電口的車比歐標口的車成本更有優勢,國標樁的成本也更有優勢。國標車和歐標樁并存的情況下,需要轉接頭來緩解樁車比不足的矛盾。卡塔爾新能源船充電轉接頭歐標樁到底能不能給國標車充電。
土庫曼斯坦的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但也有少量國標樁和歐標樁分布。在馬雷市,當地政要為推廣新能源汽車,向購買國標車的用戶發放歐標轉國標轉接頭。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少市民選購國標車,因為他們發現,有了轉接頭,無論是在為數不多的國標樁,還是在稍多的歐標樁處,都能順利充電,無需為充電標準過度操心。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市,新能源出租車開始投入運營,其中不少是國標車。出租車公司統一采購了高質量的歐標轉國標轉接頭,司機們換班時會交接轉接頭使用狀態。司機們說,有了轉接頭,他們能在市區更多地方找到充電點,減少了因找充電樁繞路的情況,每天能多跑幾單生意,收入也有所增加。
歐美標充電協議ISO15118和DIN70121是什么關系?DIN70121是ISO15118的簡化版,交互的信息內容和參數定義相同,有些可選參數要求沒那么嚴格,另外DIN70121只定義了直流充電不支持交流充電,ISO15118包含交直流,還定義PnC。目前市面上普及的是DIN70121,支持ISO15118的很少,支持ISO15118交流充電的更少。DIN70121將慢慢過度升級到ISO15118,升級動作只需要改軟件。對于CCS轉GBT充電轉接頭,這指的是支持DIN70121或ISO15118轉GB/T27930。很多地區沒有統一新能源汽車充電標準。
在東南亞,國標樁與歐標樁呈現出并存的態勢。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與中國經貿合作密切的國家,隨著大量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涌入,國標樁的建設逐漸增多,在一些商業區和居民區都能看到其身影。而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由于早期與歐洲汽車品牌合作較多,歐標樁的分布更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老牌的停車場和加油站。這種兩種標準充電樁并存的情況,與當地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密切相關。這對于新能源車的用戶來說就會加劇充電難的問題,本來樁就不多,而且只有部分樁能適用。國標新能源汽車在歐洲怎么充電?用轉接頭。阿曼汽車轉接頭
轉接頭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件。老撾直流快充轉接頭
全球新能源汽車直流充電標準有4種:國標,歐標,美標,日標。四種標準的物理結構不同,通訊協議也不同,不能兼容。大陸國內的車和樁是國標,歐洲是歐標,美國及周邊主要是美標,日標相對較少。很多地區沒用統一標準,比如中東、東南亞、中亞、印度、俄羅斯等地區,在這些地區歐標接受度更高。這些地區充電樁本來就少,新能源車作為新潮產品又很受歡迎,為了突破充電樁的局限車主需要備一個轉接頭,這樣國標樁和歐標樁都能用來充電了。汽車轉接頭有多種,歐標樁給國標車充電的是歐轉國轉接頭,國標樁給歐標車充電的是國轉歐轉接頭。老撾直流快充轉接頭
深圳市柏正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廣東省等地區的電工電氣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深圳市柏正科技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