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滅菌生物指示劑的選型中的常見問題。(1)問題:某滅菌程序的滅菌條件為121℃,12min,能否選擇FBio≥12min的生物指示劑?回答:能否選擇FBio≥12min的生物指示劑,需知曉該滅菌程序的FPhy值,即使是相同的滅菌參數,不同設備的FPhy的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如脈動真空滅菌器和水浴滅菌器。建議根據《歐洲藥典》的要求,選擇物理殺滅時間FPhy將指示劑殺滅到10-1~10-3。(2)問題:滅菌程序1參數為:121℃,8min,FPhy值為13min,選擇生物指示劑的D值為,芽孢數量為×106cfu/支,可以將指示劑完全殺滅。滅菌程序2參數為:121℃,10min,FPhy值=15min,能否使用同一批生物指示劑?回答:本批生物指示劑的FBio經計算為,推薦應用于FPhy值在。滅菌程序FPhy為13min經實驗證實可殺滅該批次生物指示劑;滅菌程序2的參數為121℃10min的殺滅程序符合將指示劑殺滅到10-1~10-3的要求,可以共同使用該批次生物指示劑。 壓力蒸汽滅菌定向開發,適配脈動真空滅菌柜性能驗證。國產生物指示劑培養
假陽性率是生物指示劑性能的關鍵指標,需通過提高操作規范性,嚴格挑選產品,以及設置準確的的環境控制條件,才能做到降低假陽性率。因此,泰林通常會建議企業定期培訓操作人員無菌技術,并優先選用通過ISO認證的低假陽性率生物指示劑,同時,建立假陽性事件追溯系統,持續改進滅菌流程。例如可以校準滅菌設備,確保溫度/壓力傳感器誤差≤±℃。或者是采用極端條件進行測試——在最大裝載量下驗證滅菌均勻性,避免冷點導致假陰性誤判為陽性,達到正常條件下降低假陽性率的效果。點擊咨詢,獲取更多生物指示劑的操作建議。 云南生物指示劑型號手動接種易污染?泰林自含式按壓設計,30秒零接觸完成培養!
載體型生物指示劑,通常需要接種至合適的培養基中,經培養后觀察實驗結果。培養基則需實驗室配制分裝滅菌后使用。而培養基的性能,如無菌性能、促生長性能等指標需實驗室自行驗證,這不僅會增加工作量,也埋下了不少污染隱患,此外,自行配制的培養基通常需要7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準確的結果。泰林生物研發的生物指示劑培養液,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將生物指示劑用無菌鑷子接種至培養液中,置于55℃~60℃下培養48h,觀察培養液顏色變化;同時取一支未接種的培養液同步培養作為陰性對照,取一支未經滅菌的生物指示劑接種于培養液中同步培養作為陽性對照。結果判定:陽性對照培養液顯黃色,呈陽性;陰性對照培養液顯紫色,呈陰性;滅菌用生物指示劑接種至培養液中經培養均呈陰性表示滅菌合格,如有顯陽性則表示殺滅未完全。
干熱滅菌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玻璃器皿、粉末及油類物質等耐高溫但不耐濕熱物品的滅菌方法,其原理是通過高溫(通常為160°C至180°C)持續作用一定時間,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酶失活,從而達到滅菌效果。然而,由于干熱滅菌過程缺乏水分參與,其滅菌效率低于濕熱滅菌,因此對滅菌工藝的驗證和監控尤為嚴格。在這一背景下,干熱滅菌生物指示劑(BiologicalIndicator,BI)的檢測成為確保滅菌有效性的關鍵手段。泰林生物干熱滅菌生物指示劑適用于耐高溫但怕濕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屬器械、粉末、油劑等物品的滅菌驗證。該這指示劑可以用于150°C~180°C干熱滅菌工藝的驗證及干熱滅菌效果的監控,選用**度安瓿瓶/管,不易破損和可耐受高溫滅菌的載體。 泰林生物指示劑的使用簡便,適合各種規模的實驗室和生產環境。
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的關鍵指標:抗性(D值)和培養耐受性。在應對滅菌過程中的挑戰時,生物指示劑必須具備超出物品微生物負荷量以及耐受性的性能,以保證滅菌程序具備更大的安全性。一般來說,生物指示劑的抗性用D值來表示。D值是指將試驗微生物殺滅90%所需的滅菌時間或滅菌劑量。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需使用抗力儀進行D值測定:通過陰性分數法或殘存概率法計算其D值,滅菌溫度一般為121℃,D值應處于1.5min~3min的范圍內。同時,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需在55℃~60℃下培養,在必需的培養周期內,培養基的揮發難以避免。市場上不少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培養前需使用封口膜或其他封口材料對透氣孔進行封堵,否則培養周期內培養基迅速蒸發,培養結果難以觀察。故培養耐受性也是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不可忽視的關鍵性能。泰林生物的自含式壓力蒸汽滅菌指示劑采用自研防蒸發結構,能夠有效提升耐受性,提高滅菌驗證的可靠性,歡迎咨詢。泰林生物指示劑可用于滅菌設備的性能確認和滅菌工藝的開發。汽化過氧化氫滅菌生物指示劑品質保證
低溫等離子滅菌效果打折扣?讓芽孢挑戰說話!國產生物指示劑培養
生物指示劑培養是滅菌驗證的重要步驟,其結果直接反映滅菌工藝的有效性。該過程通過培養滅菌后的生物指示劑,檢測是否有微生物存活,以此驗證滅菌過程是否達到無菌保證水平(SAL10??)。其關鍵機制在于:滅菌后,若芽孢未被完全殺滅,殘留微生物在適宜的溫度和營養條件下會復蘇生長,導致培養基變色(如溴甲酚紫變黃);若滅菌成功,芽孢全部死亡,則培養基顏色保持不變,呈現陰性結果。這一過程為滅菌效果提供了直觀且可靠的判斷依據。 國產生物指示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