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導熱銀膠導熱率在 10W - 80W/mK,滿足一般電子設備散熱需求,其導電性和可靠性也能滿足常規電子元件的電氣連接和穩定工作要求 。半燒結銀膠導熱率處于 80W - 200W/mK 之間,在具備較高導熱性能的同時,對 EBO 進行了優化,如 TS - 9853G 半燒結銀膠符合歐盟 PFAS 要求,為其在環保要求較高的市場應用提供了優勢 。燒結銀膠導熱率可達 200W/mK 以上,具有高可靠性和在高溫下的穩定性,像 TS - 985A - G6DG 高導熱燒結銀膠在航空航天等極端環境應用中表現優異 。高導熱銀膠,電子封裝好幫手。無腐蝕高導熱銀膠性價比
TS - 1855 作為目前市面上導熱率比較高的導電銀膠,其導熱率高達 80W/mK,在眾多銀膠產品中脫穎而出。這一有效的導熱性能使得它能夠在電子封裝中迅速將熱量傳遞出去,有效降低電子元件的溫度,從而提高電子設備的性能和穩定性 。在汽車功率半導體模塊中,TS - 1855 能夠快速將芯片產生的高熱量傳導至散熱片,確保功率半導體在高負載運行時的溫度始終處于安全范圍內,避免因過熱導致的性能下降和故障。除了高導熱率,TS - 1855 還具有出色的附著力。它對各種模具尺寸的金屬化表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粘附能力,在 260℃、14MPa 的條件下,其 DSS(Die Shear Strength,芯片剪切強度)表現優異。無腐蝕高導熱銀膠性價比TS - 9853G 銀膠,環保性能突出。
燒結銀膠的燒結原理是基于固態擴散機制和液態燒結輔助機制。在固態擴散機制中,當燒結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銀原子獲得足夠的能量開始活躍,銀粉顆粒之間通過原子的擴散作用逐漸形成連接。在燒結初期,銀粉顆粒之間先是通過點接觸開始形成燒結頸,隨著原子不斷擴散,顆粒間距離縮小,表面自由能降低,頸部逐漸長大變粗并形成晶界,晶界滑移帶動晶粒生長 ,坯體中的顆粒重排,接觸處產生鍵合,空隙變形、縮小。在燒結中期,顆粒和顆粒開始形成致密化連接,擴散機制包括表面擴散、表面晶格擴散、晶界擴散和晶界晶格擴散等,顆粒間的頸部繼續長大,晶粒逐步長大并且顆粒之間的晶界逐漸形成連續網絡,氣孔相互孤立,并逐漸形成球形,位于晶粒界面處或晶粒結合點處。
燒結銀膠是指通過高溫燒結工藝,使銀粉之間發生原子擴散和融合,形成致密的銀連接層的材料。根據燒結工藝的不同,可分為無壓燒結銀膠和有壓燒結銀膠。無壓燒結銀膠在燒結過程中無需施加外部壓力,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用于大面積的電子封裝,如 LED 照明燈具的基板與芯片連接。有壓燒結銀膠在燒結時需要施加一定的壓力,能夠使銀粉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提高燒結體的致密度和性能,常用于對連接強度和性能要求極高的航空航天電子設備封裝,如衛星通信模塊的芯片封裝 。銀膠導熱率高,設備運行更穩。
高導熱銀膠在電子設備散熱方面具有有效優勢。隨著電子設備的功率不斷提升,散熱問題成為制約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關鍵因素。高導熱銀膠憑借其出色的導熱性能,能夠快速將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傳導出去,有效降低芯片結溫。在智能手機中,高導熱銀膠可以將處理器芯片產生的熱量迅速傳遞到手機外殼,實現高效散熱,避免因過熱導致的性能下降和電池壽命縮短 。與傳統散熱材料相比,高導熱銀膠的優勢明顯。傳統的散熱材料如普通硅膠,其導熱率較低,一般在 1 - 3W/mK 之間,無法滿足現代電子設備對高效散熱的需求。高導熱銀膠,提升設備可靠性。如何發展高導熱銀膠使用方法
TS - 985A - G6DG,燒結銀膠導熱王。無腐蝕高導熱銀膠性價比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對電池模塊、電機控制器和逆變器等關鍵部件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導熱銀膠、半燒結銀膠和燒結銀膠在這些部件中的應用將不斷增加,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電池模塊中,高導熱銀膠能夠有效解決電芯散熱問題,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和使用壽命;在電機控制器和逆變器中,半燒結銀膠和燒結銀膠能夠滿足其對散熱和可靠性的嚴格要求 。在 5G 通信領域,5G 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通信設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腐蝕高導熱銀膠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