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近年來實施了一項創新項目,將停用的油井改造為地熱井,成功利用井下70℃的地熱水為礦區供暖。這項技術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還為礦區提供了穩定的供暖解決方案,取得了環保和節能的雙重成果。 該項目的關鍵之一是采用了先進的換熱技術,能夠有效避免水質污染。這種技術通過精密的換熱器,將井...
中國石化鎮海煉化成功研發的生物航油近日獲得了國際可持續生物燃料標準認證(RSB認證),標志著該產品正式滿足全球航空業碳減排要求。緊隨其后,國航的上海至法蘭克福航班成功首飛,使用該生物航油實現了減碳86%的目標,為航空業在全球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一生物航油的推廣將直接影...
華能瀾滄江近日通過境外水電資產打包發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此次發行的資產包包含老撾三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25MW。這一舉措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收益來源,也為公司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奠定了基礎。 此次REITs的募資總額為28億港元,預計年...
上海萬科社區近日成功試點了1MWh分布式儲能柜項目,旨在解決老舊小區配電房增容的難題。該項目巧妙地利用了配電房的空閑空間,安裝了分布式儲能設備,有效地提升了小區電力系統的負荷承載能力。通過這一技術,系統能夠在夜間低谷時段將電能儲存起來,并在白天高峰時段為公共區域供電,從而避免了白天電力緊張的情況...
海螺水泥公司在碳捕集技術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引入了一種新型的胺基吸附劑,成功降低了煙氣碳捕集的能耗。通過這一技術創新,煙氣碳捕集的能耗從原本的2.4GJ/t降低到了1.5GJ/t,降幅達到了40%。這一進展為碳捕集技術的應用帶來了更加高效且低能耗的解決方案,顯著提高了整體能源利用效率。 ...
成昆鐵路烏東德隧道正在進行一項創新性的能源生產試點項目,該項目通過在隧道頂部安裝垂直軸風力機組,利用列車通過時產生的活塞效應進行發電。通過這一技術,風速提升裝置能夠有效地增加氣流速度,達到三倍的增速,從而提高風力發電效率。經過計算,10臺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可以達到200萬度,足以滿足隧道內照明系...
庫布其光伏治沙項目通過創新的融資模式,為治沙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該項目利用固沙碳匯收益權進行質押,成功獲得了2.6億元的借貸。評估模型顯示,該項目的固碳量為每畝0.8噸,能夠有效抵消部分碳排放,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借貸資金將專門用于滴灌系統建設與牧草種植,進一步推動生態修復面積的擴大,預...
隨著電力行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南方電網在提升電力設備可靠性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部署10萬套智能傳感終端,并結合先進的AI算法,變壓器的健康度監測迎來了全新的突破。AI算法能夠實時分析變壓器的振動和溫升數據,預測潛在的過載風險,有效減少故障的發生,保障了電網的穩定運行。 在廣州的試點區域...
吉電股份在白城項目中成功利用綠色電力合成綠色氨,通過電解槽-PEM制氫技術與哈伯法工藝的耦合,實現了年產20萬噸液氨的生產目標。該項目的成功運行,不僅為清潔能源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航運業的脫碳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這一過程中,船舶發動機經過改造后,氨的摻燒率達到了40%。這種...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首批鋰電池回收“白名單”,共有19家企業成功獲得退役電池處理資質,包括寧德時代、邦普等企業。這一舉措不僅加速了鋰電池回收行業的規范化,也推動了非法回收黑作坊的淘汰,進一步提升了退役電池的處理質量和效率。 根據新的規定,回收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溯源系統,對每一塊電池進行編碼...
龍源電力近期在浙江樂清灣成功部署了智能追光漂浮系統,推動了浮動式光伏發電技術的創新應用。這一系統通過液壓支柱隨潮汐變化自動調節光伏組件的高度,從而適應潮汐的起伏。該系統的應用使得每天的有效發電時長延長了2.3小時,極大提升了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 與傳統固定式光伏電站相比,浮動式光伏系統不...
粵港澳三地近期共建了一個2.5GW的應急備用電源共享池,為應對臺風季節及極端天氣帶來的電力需求波動提供了有效保障。該共享池包括深圳燃氣電廠、珠海抽蓄電站和香港柴油機組,這些電力設施將在極端天氣或突發電力短缺時,通過統一調度協作,確保三地之間的電力互濟,保障居民和企業的電力供應不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