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能源綠色轉型加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國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成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占比達 35.2%,較上年同期提高 2.1 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穩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 1.7 個百分點。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指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眾多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寧波的一家鋼鐵企業,通過利用再生水替代工業水進行污水深度處理,升級煉鋼渣處理技術,固廢綜合利用率達 99% 以上,并且利用廠房屋頂進行光伏發電,年發電量可達 566 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 1812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 4200 噸。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以綠電消納替代為主抓手建設零碳產業園,建成示范級綠色園區、工廠 16 個,還建成內蒙古首條光伏全產業鏈和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新能源乘用車生產線,全球單廠規模較大煤制烯烴項目關鍵設備也成功投產,成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塔里木油田的光伏項目探索 “綠電直連”,自今年 1 月并網發電以來,累計生產綠電突破 2 億千瓦時,待其綠電直連落地,將成為我國西北地區較早的百萬千瓦級綠電直連項目,每年將直供園區企業 21 億千瓦時綠電。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行業的深度融合,其在能源行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河北張家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電力系統,實現智能控制、設備巡檢,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運行效率;在騰格里沙漠,光伏板產生的綠電信息被 “虛擬電廠” 實時錄入,經智慧大腦計算,實現削峰填谷、智能調度。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能源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我國能源綠色轉型正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