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交掉一套別墅!邁茨終于不再給房東打工了?
“六年搬三次,租金從20萬飆到80萬,再搬一次,就能在南京旁邊買套別墅!”——這不是段子,是邁茨的真實賬本。
2023年,我們做了一個看似“折騰”的決定:不再續租,不再砍價,不再看房東臉色,掏出十年租金,在句容給自己蓋了一個“家”。
jin天,這篇不撒雞湯,只算粗賬:為什么搬?搬去哪?搬完之后,客戶、員工、錢包各自得了什么好處?一口氣講清。一、三次搬家的“租金噩夢”
2016年,無錫錫山,9000平廠房,年租20萬,大家直呼“真香”;
2018年,隔壁新老板舉牌,租金抬到40萬,不搬就得硬吃;
2021年,行情繼續漲,80萬/年成交,相當于每天睜眼就欠房東2200塊;
一算,十年近千萬,足夠在句容買地+蓋房+留裝修,還能剩點車位。
財務把數字甩桌上:再搬一次,不如搬自己的。二、選址拉鋸戰:為什么z后圈定句容?
我們把需求寫成一張“小紙條”:離長三角供應鏈1小時車程,不能讓物料“兜圈”;離機場40分鐘內,客戶下車就能進車間;地價可控,別把現金流一次榨干;當地招工不難,別讓員工為愛搬家。
拿著紙條跑遍蘇州、常州、湖州、嘉興,分數比較高的竟是句容:寧句城際20分鐘到南京南站,祿口機場打車30分鐘;周邊20公里內,熱處理、電鍍、精加工一應俱全;工業用地價格只有無錫的60%,政fu還愿意配合“分期付款”;本地技校年年畢業,工人不用跨省,家門口上班。
拍板那天,財務說:“這不是搬家,是‘把房租變成房產證’。”三、搬家現場:機器z嬌貴,像嫁女兒
z重的加工中心8噸,z怕顛簸。
我們拆地腳、打木箱、全程氣囊車,高速口開綠色通道,三輛板車前后護衛,平均時速60公里,比電瓶車還溫柔。
電子尺、光柵尺全部單獨打包,用泡沫填滿,連一顆螺栓都貼標簽——就怕到了新家裝不回去。
三天兩夜,40車貨、200臺設備、300箱物資,零損傷抵達句容。
老師傅擦著汗笑:“原來設備比人嬌氣。”四、自己的“家”,到底爽在哪?房東不再敲門
以前漲租提前一個月通知,現在想擴就擴,想裝修就裝修,把墻刷成粉色都沒人管。產線可以“橫著走”
老廠房柱距6米,設備只能排“蛇形”;新廠房柱距9米,一排到底,物流少走200米,每天省出1小時。客戶看廠不再“預約”
機場落地,30分鐘到句容,參觀+午飯+簽合同,客戶一天往返,省酒店錢。員工福利“偷偷”升級
新食堂、新宿舍、新籃球場,房租降、通勤短,招工啟事一貼,簡歷多到看不過來。五、一張“反向租金”賬單
過去:80萬/年×10年=800萬,交給房東,房產證寫別人名字;
現在:首付+建造600萬,10年折舊,每年成本60萬,還順便留下一棟樓。
十年后,如果地皮跟著通脹翻個面,等于機器“白用”十年,還多出一張不動產證。
財務把Excel一拉,全員秒懂:這不是支出,是“強制儲蓄”。六、給客戶的三句大實話交貨不會變慢,句容到長三角任何供應商,都在1小時物流圈;成本不會轉嫁,省下的租金變成新產線,產能上去,排期更快;看廠更容易,南京機場下飛機,打車30分鐘就到,歡迎隨時來蹭飯。
鑰匙拿到手那天,我們在新廠房門口種了一棵香樟。
樹不高,但根系猛,十年就能抱成一團陰涼。
就像邁茨,十年里搬來搬去,終于把根扎進了自己的土壤。
下次你來句容,香樟如果已經比廠房高,別驚訝——
那只是我們不再漂泊的標記。
歡迎來新家坐坐,看看電動缸是怎么在不再漲租的屋檐下,一步步長出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