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磁芯技術,存在哪些技術創新方面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9-16
近年來,傳感器磁芯領域不斷涌現創新成果,技術突破與市場發展呈現出相輔相成的態勢,為眾多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技術創新方面,武漢飛沿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技術展示了一種分體式磁芯結構,將傳統整體式磁環分解為兩個單獨組件,即前面磁環和第二磁環。前面磁環通過環氧樹脂粘接固定在前面殼體的固定槽內,第二磁環則以可滑動方式置于第二殼體的放置槽中,并通過彈片機構實現動態壓力調整。這種設計允許磁芯安裝的偏差從傳統要求的 ±0.05mm 放寬至 ±0.2mm,不僅降低了生產難度,還避免了磁芯擠壓損壞的風險。實驗表明,在 10kHz 高頻工況下,該傳感器磁芯結構的磁通均勻性提升超過 30%,為電流檢測精度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通過三角形定位塊與卡槽結構配合的精密定位機構,實現了亞毫米級的對位精度,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材料選擇上的協同優化也至關重要。磁芯端面經過平面化處理,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Ra0.8 以下,有效降低了磁路閉合時的氣隙影響;采用高導磁合金材料制作的基座,形成了有效的電磁屏蔽層,將外部磁場干擾降低 40% 以上;磁芯材料與殼體材料的線性膨脹系數精密匹配(差異 < 0.5×10??/℃),確保了在 - 40℃至 125℃工作溫度范圍內磁路的穩定性。
在市場規模上,中國磁傳感器行業市場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趨勢。數據顯示,從 2018 年的 37.1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99.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7.87%。這一增長得益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持續需求以及新興技術的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磁傳感器用于電池管理、電機控制、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等關鍵部件,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市場需求。智能家居市場的興起,也使得磁傳感器在智能門鎖、智能家電等產品中的應用越來越非常廣。
不同類型的磁傳感器也在各自領域展現出優勢。霍爾傳感器憑借穩定的性能和較高的性價比,市場規模從 2017 年的 30.1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65.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3.84%。磁阻傳感器隨著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需求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從 2018 年的 6.6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33.3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30.96%。其中,各向異性磁阻(AMR)傳感器和巨磁阻傳感器市場規模也在快速增長,而隧道磁阻傳感器在智能汽車、消費電子和工業自動化的推動下,從 2017 年的 1.4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13.6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46.07%。
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也動作頻頻。浙江巨磁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 “一種用于探針式閉環磁通門傳感器的新型磁芯及線圈結構” 技術,通過采用成本較低的鐵氧體材質主磁芯和納米晶材料的磁探針部件,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持或提升性能。南京普肯傳感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 “一種開環式傳感器磁芯的引腳連接結構” 技術,通過優化設計提升了磁芯與引腳之間的連接強度,增強了傳感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寧波磁性材料應用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申請了 “一種磁傳感器中非晶磁芯磁滯的測試方法和裝置” 技術,能夠從生產源頭篩選出傳感器零點磁滯大的非晶磁芯,提純原材料質量。芯森電子則發布了 AN1V 系列微型霍爾電流傳感器新品,采用全新磁芯材料與二次注塑成型技術,滿足了大電流測量需求并縮小了外殼尺寸。
傳感器磁芯技術的不斷突破正在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而市場的持續增長又反過來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循環。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市場應用的不斷拓展,傳感器磁芯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關鍵作用,推動各行業的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