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管泄漏修復:微小孔洞修復:若換熱管出現直徑小于 1mm 的孔洞,可采用銅管修補劑(如環氧樹脂修補劑)涂抹在孔洞處,固化后進行水壓測試(壓力 0.3MPa,保壓 30 分鐘無泄漏)。嚴重泄漏處理:若換熱管穿孔較大或腐蝕嚴重,需更換整根換熱管。拆卸換熱器端蓋,取出損壞的換熱管,清理管板孔內雜質,將新換熱管兩端脹接或焊接在管板上,脹接時需控制脹管率(通常為 3%-5%),避免管板變形。系統重新抽真空:維修完成后,需對系統進行徹底抽真空。首先用機械真空泵(極限真空度≤1Pa)抽真空 2-3 小時,然后關閉真空泵,靜置 1 小時,若真空度保持在 3Pa 以下,再啟動真空泵繼續抽 1 小時,確保系統內空氣完全排出。效率成就品牌,誠信鑄就未來,普星制冷。德州直燃型溴化鋰機組維修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作為工業與商業領域常用的制冷設備,憑借其環保、節能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酒店、醫院、化工企業等場所。然而,機組的穩定運行離不開科學規范的日常保養。若忽視日常維護,不僅會導致制冷效率下降、能耗增加,還可能引發嚴重故障,縮短設備使用壽命。本文將從開機前檢查、運行中監控、停機后維護三個階段,詳細拆解溴化鋰機組的日常保養流程,為設備管理人員提供且可操作的維護指南。開機前的檢查是確保溴化鋰機組安全啟動、避免開機即故障的關鍵環節。此階段需圍繞“設備狀態確認”“系統密封性檢查”“介質指標核驗”三大展開,逐一排查潛在隱患,具體操作如下:濱州溴化鋰制冷機調試市場是普星制冷的方向,質量是我們的生命。
運行期間需制定巡檢計劃,每 2 小時進行一次現場巡檢,重點關注以下內容:設備運行聲音:傾聽溶液泵、冷劑泵、電機運行時是否有異響,正常運行時應只有均勻的機械運轉聲,若出現 “嗡嗡” 聲、“摩擦聲”,需及時停機檢查。部件溫度:用手觸摸電機外殼、泵體、管道法蘭等部位,感受溫度是否正常(電機外殼溫度不超過 70℃,管道法蘭無明顯溫差),若發現局部過熱,需排查是否存在堵塞或摩擦故障。泄漏情況:檢查溶液管道、閥門、法蘭連接部位是否有溶液滲漏,冷卻水、蒸汽管道是否有水滴或蒸汽泄漏,若發現泄漏,需及時處理,防止介質浪費與設備腐蝕。記錄與分析:建立《溴化鋰機組運行日志》,詳細記錄巡檢時的參數(溫度、壓力、電流、液位等)、設備狀態、異常情況及處理措施。每周對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參數變化趨勢,提前預判潛在故障,如發現冷卻水進出口溫差逐漸減小,可能是換熱管結垢,需安排酸洗計劃。
熱水循環法:若結晶范圍較大,可將溫度 50-60℃的蒸餾水注入結晶系統,啟動備用泵(若有)緩慢循環,利用熱水溶解結晶,期間需定期排放部分熱水,補充新的熱水,直至溶液濃度降至 50% 以下。清理與檢測:結晶溶解后,打開溶液過濾器,清理過濾器內的殘留結晶物,更換濾芯;抽取溶液樣本,檢測濃度與 pH 值,若濃度過高,加入蒸餾水稀釋至 50%-55%,若 pH 值異常,按要求調節。(三)預防管控措施濃度動態控制:運行中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實時監測溶液濃度,當濃度超過 60% 時,自動加入蒸餾水稀釋;停機前 1 小時,啟動溶液稀釋程序,將濃度降至 45%-50%,確保停機后溶液不會結晶。品質為先,客戶至上;相輔相成,共創繁榮。
溴化鋰機組的蒸發器、冷凝器、發生器、吸收器是換熱部件,若換熱效率下降,會導致機組能耗增加、制冷量降低,其本質是換熱過程中熱阻增大,需從 “熱阻來源” 入手,通過清洗、修復、優化等手段提升換熱效率。(一)換熱效率下降的原因換熱管結垢與堵塞:冷卻水、冷水水質較差時,水中的鈣、鎂離子會在換熱管內壁形成水垢(如碳酸鈣、氫氧化鎂),水垢熱導率為金屬的 1/10-1/50,會增加熱阻。此外,水中的泥沙、藻類等雜質會堵塞換熱管,減少換熱面積,導致換熱效率下降。例如,冷凝器換熱管結垢厚度達到 0.5mm 時,換熱效率會下降 15%-20%。普星制冷以誠相待,超越客戶的需求;全心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多。濟寧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售后
普星制冷 以創新服務為動力,以服務質量求發展。德州直燃型溴化鋰機組維修
機組整體外觀排查:首先觀察機組外殼是否存在變形、腐蝕、破損等情況,若外殼出現銹蝕,需及時用防銹漆修補,防止銹蝕進一步擴散至內部部件。同時,檢查機組底座固定螺栓是否松動,若發現螺栓松動,需使用扭矩扳手按設備說明書要求的扭矩值擰緊,避免機組運行時因震動導致部件位移。轉動部件狀態檢查:重點檢查溶液泵、冷劑泵的電機外觀是否完好,接線端子是否牢固,有無電線老化、破損現象。用手轉動電機軸承,感受是否存在卡頓、異響,若轉動不順暢,需拆解軸承檢查潤滑情況,必要時更換潤滑脂或軸承。此外,檢查泵體密封件是否滲漏,若發現密封處有溴化鋰溶液滲出,需及時更換密封墊片或機械密封,防止溶液流失影響機組性能。德州直燃型溴化鋰機組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