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受介質特性、運行環境、維護水平等因素影響,難免會出現各類故障。據行業數據統計,約70%的機組故障源于日常維護不當或操作失誤,若能及時準確判斷故障成因并采取科學的維修措施,可大幅降低故障損失。本文將針對溴化鋰機組最常見的“制冷量不足”“溶液結晶”“真空度下降”“泵體故障”四大類故障,從“故障現象→成因分析→維修步驟→預防措施”四個維度展開詳細講解,為維修人員提供實戰性強的故障處理指南。普星制冷保證服務品質,滿足客戶需求。煙臺直燃型溴化鋰機組安裝
溶液結晶故障:從緊急處理到預防管控溴化鋰溶液結晶是機組運行中的 “急癥”,通常發生在冬季低溫環境、溶液濃度過高或機組停機不當的情況下,結晶會堵塞管道、泵體,導致機組無法運行,若處理不當還會損壞設備部件。因此,結晶故障的處理需遵循 “緊急溶解 - 原因排查 - 預防優化” 的流程,確保快速恢復且避免復發。(一)結晶原因與表現成因:溶液濃度過高:運行中溶液濃度超過 65%,或停機前未將濃度降至 45%-50%,低溫環境下溶液溶解度下降,易析出結晶。溫度驟降:冬季機房溫度低于 5℃,或停機后溶液未及時加熱保溫,溶液溫度快速下降至結晶溫度以下(如濃度 60% 的溶液結晶溫度約為 4℃)。循環不暢:溶液泵流量不足,導致發生器內溶液局部過熱,濃度升高,或管道堵塞導致溶液滯留,局部溫度下降引發結晶。濰坊熱水型溴化鋰機組售后追求客戶滿意,是普星制冷的責任。
循環系統故障:溶液泵、冷劑泵流量不足或揚程不夠,會導致溶液、冷劑水循環不暢,影響制冷循環。例如,溶液泵葉輪磨損后,流量減少 30% 以上,發生器內溶液噴淋量不足,無法充分吸收熱源熱量,制冷量下降。輔助系統異常:冷卻水系統(冷卻塔散熱不足、冷卻水流量不夠)、熱源系統(蒸汽壓力過低、熱水溫度不足)故障,也會間接導致制冷量下降。如冷卻塔填料老化后,散熱效率下降,冷卻水出口溫度升高至 35℃以上,冷凝器換熱效果變差。
溴化鋰機組的密封性直接影響制冷效果與設備安全,若系統存在泄漏,不僅會導致溴化鋰溶液濃度異常,還可能引入空氣導致機組內部腐蝕。開機前需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檢測密封性:真空度檢測:使用真空計測量機組內部真空度,正常情況下,溴化鋰機組停機后真空度應保持在 5Pa 以下。若真空度高于 10Pa,需重點檢查法蘭連接部位、閥門密封處、焊縫等易泄漏點。可采用肥皂水涂抹可疑部位,若出現氣泡則表明存在泄漏,需拆卸相關部件重新密封,必要時更換密封墊片或閥門。溶液液位檢查:查看溶液儲罐與蒸發器內的溶液液位,液位應符合設備說明書要求(通常為儲罐容積的 1/2-2/3)。若液位過低,需檢查是否存在隱性泄漏;若液位過高,需排查溶液循環系統是否堵塞,避免開機后溶液溢出損壞設備。普星制冷誠信立足,創新致遠。
視覺與內窺鏡檢查:打開換熱器端蓋,直接觀察換熱管內壁是否有結垢、腐蝕、堵塞現象,若管壁出現黃褐色水垢或黑色腐蝕層,表明換熱效率受影響。使用工業內窺鏡深入換熱管內部,觀察管內結垢厚度、堵塞位置,精細判斷故障程度,為后續清洗與修復提供依據。真空度與不凝性氣體檢測:測量機組真空度,若真空度高于 5Pa,需進一步檢測不凝性氣體含量(可通過真空計與氣體分析儀組合檢測),若不凝性氣體含量超過 1%,說明氣體積聚影響換熱。普星制冷堅持以質取勝,提高競爭實力。濟南溴化鋰機組調試
普星制冷,微笑服務每天!煙臺直燃型溴化鋰機組安裝
溫度保溫措施:冬季機房溫度低于 10℃時,開啟機房暖氣或空調,保持機房溫度在 15-25℃;對機組管道、儲罐進行保溫處理,使用巖棉或聚氨酯保溫材料,厚度不小于 50mm,防止溶液溫度驟降。循環系統維護:定期檢查溶液泵流量與揚程,確保溶液循環通暢;每季度清理溶液管道過濾器,避免管道堵塞導致溶液滯留;停機后若長期不用,每周啟動溶液泵運行 10 分鐘,防止溶液局部停滯結晶。四、電機故障:從故障排查到安全修復溶液泵、冷劑泵、冷卻塔風扇的電機是機組運行的 “動力源”,電機故障會直接導致機組停機,常見故障包括電機過載、繞組燒毀、軸承損壞、絕緣不良等,其維修需遵循電氣安全規范,確保維修質量與人員安全。煙臺直燃型溴化鋰機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