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協同創新:匯隆印務突破面板技術瓶頸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9-04
技術創新是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山市匯隆印務通過與華南理工大學、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建立 “產學研合作機制”,圍繞面板材料、加工工藝、檢測技術等關鍵領域聯合攻關,成功突破多項行業技術瓶頸,獲得 15 項實用新型專利、3 項發明專利,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匯隆與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的 “精密面板材料聯合實驗室”,是技術創新的**平臺。實驗室配備紅外光譜儀、拉力試驗機、紫外老化試驗箱等先進設備,聚焦 “新型面板基材”“環保油墨”“功能涂層” 三大方向研發。例如針對傳統亞克力面板 “抗紫外線性能弱、易黃變” 的問題,雙方聯合開發了 “納米二氧化鈦改性亞克力基材”—— 通過在亞克力樹脂中添加 0.5% 的納米二氧化鈦顆粒,***提升基材的抗紫外線能力(UVB 阻隔率達 98%),使面板抗黃變性能從 5 年 ΔE≤3 提升至 8 年 ΔE≤3,且透光率仍保持 91%,該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并應用于戶外智能終端面板產品。在工藝技術研發上,匯隆與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合作,解決了 “柔性面板精密模切” 的行業難題。傳統模切工藝在處理 0.1mm 以下的柔性 PET 面板時,易出現 “基材拉伸”“尺寸偏差” 問題,雙方通過建立 “模切壓力 - 溫度 - 速度” 參數模型,開發出 “自適應模切控制系統”—— 系統可根據基材厚度、材質自動調整模切壓力(50-80N)、溫度(18-25℃)、速度(100-200mm/s),使柔性面板的模切誤差控制在 ±0.005mm,生產效率提升 30%。該技術已應用于可穿戴設備 PET 面貼生產,幫助匯隆贏得華為、小米等企業的訂單。人才培養是產學研合作的另一重要成果。匯隆與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簽訂 “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學院根據企業需求開設 “精密印刷技術” 定向班,課程設置涵蓋絲印工藝、UV 噴繪、模切技術等實操內容,學生在校期間可進入匯隆車間實習,畢業后直接上崗。2024 年,該定向班共輸送 30 名畢業生,其中 25 人通過考核轉正,成為生產車間的技術骨干,有效緩解了企業 “精密加工技術人才短缺” 的問題。此外,匯隆還邀請高校教授擔任技術顧問,定期為員工開展培訓,2024 年累計開展 12 場技術講座,培訓員工 500 余人次,提升團隊整體技術水平。產學研合作的技術成果已轉化為實際經濟效益。截至 2024 年底,匯隆通過產學研合作開發的新產品(如抗紫外線亞克力面板、柔性 PET 面貼)累計實現營收 1.2 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 25%;技術改進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使單位產品成本降低 12%,年節省生產成本 800 萬元。同時,這些技術成果也幫助匯隆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2024 年公司新增客戶 60 余家,其中包括 3 家上市公司,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未來,匯隆印務計劃深化產學研合作范圍,與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發 “可降解面板材料”,探索以植物淀粉為原料的環保基材,替代傳統塑料面板,響應 “雙碳” 目標;同時與廣東工業大學合作開發 “AI 視覺檢測系統”,提升面板瑕疵檢測的準確率與效率,預計 2025 年完成原型系統開發,2026 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