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傾斜式操作臺面符合人體工學,7英寸觸摸屏支持手套操作模式。界面布局遵循ISO 9241可用性標準,關鍵參數設置不超過3級菜單。報警信息采用圖標+文字雙提示,聲光報警強度可分級調節。料盤裝載高度設定在900mm黃金操作區間,減少作業人員腰部疲勞損傷。檢測結果輸出符合ISO 10110-7光學元件缺陷標準,數據格式支持Q-DAS、Minitab等統計分析軟件直接調用。設備自帶NIST可追溯的標定工具包,每周自動執行像素標定校驗,確保測量數據法定有效性。報告模板滿足IATF 16949文檔控制要求,電子簽名與審計追蹤功能完善。優普納深知數據價值,設備內置2 TB工業SSD,本地保留3年原始圖;同時開放RESTful API,檢測結果200 ms內以JSON格式推送至MES/PLM,支持缺陷坐標、光學參數、操作員工號全程追溯。云端AES-256加密同步,15年可查,滿足FDA 21 CFR Part 11與GDPR要求。現場演示中,審核官隨機指定3年前批次,工程師5秒內調出缺陷圖、工藝參數與操作記錄,順利通過遠程審計,客戶直呼“透明工廠”。江蘇優普納科技的透鏡缺陷檢測儀,具備自動清潔功能,減少灰塵干擾檢測結果。江蘇全自動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
在航空航天領域,光學設備對可靠性和精度的要求達到了更高,光學透鏡作為其中的關鍵部件,其質量不容有絲毫差錯。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針對航空航天用光學透鏡進行全方面檢測,從表面的細微劃痕到內部的結構缺陷,都能精確識別。例如在檢測用于航天望遠鏡的光學透鏡時,設備能夠檢測出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影響光線聚焦的缺陷,保證光學透鏡在極端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優越的光學性能,為航空航天任務的順利執行提供堅實保障,助力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突破。浙江多工位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江蘇優普納科技的自動檢測設備,支持歷史數據對比,便于質量趨勢分析。
針對工廠操作人員流動大的痛點,設備搭載三級權限管理系統:工程師可修改檢測參數,質檢員可調取歷史數據,普工只需放置料盤即可啟動。防呆設計貫穿全流程——從治具錯位報警到NG盤滿盤自動停機,甚至能識別鏡片正反面放置錯誤。獨特的"反射+透射"雙成像系統攻克鍍膜工藝難點:環光表面檢測模塊通過分區點亮技術消除膜層反光干擾,2.5D結構光則穿透膜層捕捉基底缺陷。在只1.2×0.9m的占地面積內,設備集成12MP相機模組、雙料盤倉儲及氣動搬運系統。相較于同類設備,空間利用率提升40%,特別適合醫療光學車間GMP要求的潔凈環境布局。Z軸可調相機支架兼容0.7-15mm全高產品,無需機械調整即可切換隱形眼鏡與內窺鏡鏡片檢測,場地改造成本極低。每片鏡片生成包含128項參數的檢測報告,支持按時間戳、缺陷類型、工序段等多維度追溯。系統自動統計CPK、不良模式帕累托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光學透鏡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影響其光學性能。傳統檢測方法在面對納米級別的缺陷時往往力不從心,而新啟航3D白光干涉儀等先進的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則突破了這一局限。它憑借0.1nm的垂直分辨率,采用寬光譜白光光源,通過優化光學濾波系統、先進算法以及配備高數值孔徑物鏡等技術手段,可讓各類細微缺陷“無所遁形”。例如在光學鏡片表面檢測中,能清晰呈現深度0.5nm、寬度100nm的劃痕輪廓,并精確測量劃痕的深度、長度、寬度等參數,為鏡片加工質量評估提供了極為精確的數據支持,滿足了光學產品對高精度檢測的需求。江蘇優普納科技的鏡片質檢機,采用遠心光學系統,減少成像畸變,提高檢測精度。
隨著5G通信技術的發展,光通信設備對光學透鏡的需求持續增長,對其質量要求也日益嚴格。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能夠精確檢測用于光通信的光學透鏡的各種缺陷,如表面的劃痕、氣泡以及內部的雜質等。這些缺陷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可能會影響光信號的傳輸質量,導致通信出現卡頓、信號衰減等問題。檢測設備通過高精度的檢測,確保每一個用于光通信的光學透鏡都符合高質量標準,保障光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為5G時代的信息高速傳輸提供可靠的光學基礎。江蘇優普納科技的光學質檢設備,提供定制化服務,滿足企業特殊檢測需求。深圳定制化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
江蘇優普納科技的缺陷檢測設備,采用非接觸式檢測,避免二次損傷,保障鏡片品質。江蘇全自動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
對于初創光學企業,資金與產線空間同樣寶貴。優普納采用“料盤整盤上料+人工換盤”的輕量方案:人工將治具盤放入上料位,伺服模組自動逐片吸取并送入轉盤,檢測后OK/NG分穴下料,滿盤蜂鳴提示。整機占地只1.08 m2,卻預留AGV接口,后期可直接升級全自動料倉,避免重復投資。維護便利性決定設備生命周期。優普納轉盤機構采用抽屜式分度器,松開四顆快拆螺絲即可整體抽出,10分鐘完成清潔、潤滑、易損件更換;成像模組、光源、相機全部集成于燕尾槽滑軌,30秒整體拔插,重復定位精度±5 μm。江蘇全自動光學透鏡缺陷檢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