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膝蓋疼別硬扛!骨關節炎與運動損傷的區別
中老年人膝蓋疼是常見問題,但骨關節炎與運動損傷的病因、癥狀及處理方式差異較大,需明確區分以免延誤診療。以下從關鍵特征、鑒別要點及應對建議說明:
一、關鍵定義與病因差異
1. 骨關節炎(OA)本質: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伴隨骨質增生、滑膜炎癥及關節間隙變窄的慢性疾病。
主要病因:
· 年齡增長(軟骨自然老化);
· 肥胖(增加關節負重,加速軟骨磨損);
· 長期負重或過度使用;
· 遺傳因素;
· 既往關節損傷未完全修復。
2. 運動損傷本質:急性創傷或慢性過度使用導致的關節結構損傷,常見類型包括:
· 半月板損傷(軟骨墊撕裂);
· 韌帶損傷;
· 滑膜損傷(急性滑膜炎);
· 肌腱炎。
主要病因:
· 急性創傷;
· 慢性過度負荷;
· 熱身不足、運動姿勢不正確;
· 中老年人關節韌性下降。
二、關鍵鑒別要點
1. 疼痛性質與進展:骨關節炎為慢性疼痛,隨年齡或勞損加重,活動后加劇,休息后緩解,伴晨僵(<30分鐘);運動損傷多有急性外傷史,特定動作誘發或加重,休息后緩解不明顯,可出現關節彈響、交鎖或無力感。
2. 誘發因素:骨關節炎與長期積累性負荷相關,無明確外傷;運動損傷由急性創傷、慢性過度運動或姿勢不當引起,誘因明確。
3. 體征與檢查:骨關節炎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晚期關節畸形,X線顯示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運動損傷有局部腫脹、壓痛,活動受限,特定體征陽性,MRI顯示軟骨、韌帶或半月板損傷。
4. 伴隨癥狀:骨關節炎晚期關節僵硬、活動范圍縮小,無法完全伸直或彎曲;運動損傷伴關節腫脹、皮下淤血,部分患者關節不穩定。
三、應對建議:別硬扛,及時就醫中老年人膝蓋疼切勿自行判斷或拖延,需及時就醫,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
· 骨關節炎:早期以保守診療為主(減重、避免爬樓梯/蹲起、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晚期需手術(關節置換)。
· 運動損傷:急性損傷需立即制動,冰敷,及時就醫;慢性損傷需調整運動方式,物理診療,嚴重者需手術。
四、重要提醒
中老年人常合并兩種問題,此時疼痛會更明顯,需通過MRI明確損傷程度,避免漏診。
總結:骨關節炎是“老化磨損”,運動損傷是“外傷/過度使用”,兩者疼痛特點、誘發因素及檢查結果不同,需及時就醫區分,針對性診療,避免硬扛導致病情加重。
廣州中興運動損傷專科醫院(簡稱中興醫院)是廣東省二級專科醫院,中興醫院在繼承牛氏中醫正骨療法的基礎上,貫徹“整合醫療”理念,構建了傳統中醫正骨、現代骨科診療、運動功能評估與康復有機融合的三大技術體系,能為就診患者提供集預防、評估、診療、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醫院年均接診量十多萬人次,服務范圍輻射粵港澳乃至全國。